雪霁下扬了,闲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孱颜。
是时江水净,影落清镜寒。
潮催庾信老,云送佛狸还。
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
《昔游诗》姜夔 翻译、赏析和诗意
雪晴下扬了,闲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日照金屏颜。
这时江水干净,影落清镜冷。
潮催庾信老,云将佛狸回来。
万古感心事,惆怅垂杨湾。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姜夔,宋人。
姜夔(kuí)(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
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书姜夔昔游诗后》[宋代] 姜夔
我行半天下,未能到潇湘。
君诗如画图,历历记所尝。
起我远游兴,其如须毛霜。
何以舒此怀,转轸移清商。
《昔游诗》[宋代] 姜夔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
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渡其中,晃晃惊我神。
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花宿。
《昔游诗 其九》[宋代] 姜夔
昔游桃源山,先次白马渡。
渡头何清深,鸿鹄在高树。
白马亦洞天,昔人有奇遇。
洞门不可见,但闻水声怒。
瞻彼羽人宅,乃乘方船渡。
修廊夹五殿,重阁映千树。
规模象魏壮,回合绿阴护。
山椒望五溪,壶头入指顾。
故宫在其北,屋瓦带松雾。
古杉晋地物,中空野人住。
外围四十尺,内可十客聚。
我游瞿仙馆,坛上表遗步。
邓下八叠坡,一亭众妙具。
两山抱澄潭,老木枝干互。
瞻前秀而迥,坐久凛难驻。
桃源独不邮,僻在宫南路。
山行转深邃,狙猿纷上下。
石窦出微涓,令我意犹豫。
昔闻渔舟子,水际见洞户。
今看去肖远,定自后人误。
惆怅却归来,此游不得屡。
于今二十年,历历经行处。
《昔游诗》[宋代] 姜夔
我乘五板船,将入沌河口,大江风浪起,夜黑不见手。
同行子周子,渠胆大如斗。
长竿插芦席,船作野马走。
不知何所诣,生死付之偶。
忽闻入划声,灯火亦稍有。
杙船遂登岸,急买野家酒。
《昔游诗》[宋代] 姜夔
萧萧湘阴县,寂寂黄陵祠。
乔木荫楼殿,画壁半倾欹。
芦洲雨中淡,渔纲烟外归。
重华不可见,但见江鸥飞。
假令无恨事,过此亦依依。
《昔游诗》[宋代] 姜夔
九山如马首,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礮,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山下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尽覆杯中羹。
《昔游诗》[宋代] 姜夔
放舟龙阳县,洞庭包五河。
汹汹不得道,茫茫将奈何。
稿师请小泊,石碇沉泥沙。
是中太无岸,强指苇与莎。
滞留三四晨,大浪山嵯峨。
同舟总下泪,自谓餧鼋鼍。
白水日以长,仅存青草芽。
转盼又已没,但见千顷波。
此时羡白鸟,飞入青山阿。
《昔游诗》[宋代] 姜夔
洞庭八百里,玉盘盛水银。
长虹忽照影,大哉五色轮。
我舟渡其中,晁晁惊我神。
朝发黄陵祠,暮至赤沙曲。
借问此何处,沧湾三十六。
青芦望不尽,明月耿如烛。
湾湾无人家,只就芦边宿。
古人已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出自《柏学士茅屋》[宋代] 姜夔
周南留滞古所惜,南极老人应寿昌。
出自《寄韩谏议注》[宋代] 姜夔
顾小而忘大,後必有害;狐疑犹豫,後必有悔。
出自《史记·七十列传·李斯列传》[宋代] 姜夔
谁道泰山高,下却鲁连节。
出自《别鲁颂》[宋代] 姜夔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出自《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 姜夔
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
出自《蝶恋花·春暮的》[宋代] 姜夔
歌钟不尽意,白日落昆明。
出自《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宋代] 姜夔
洒洒沾巾雨,披披侧帽风。
出自《清明日狸渡道中》[宋代] 姜夔
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出自《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代] 姜夔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出自《满江红·写怀》[宋代] 姜夔
作者:项安世
作者:杨万里
作者:姜夔
作者:姜夔
作者:姜夔
作者:姜夔
作者:姜夔
作者:姜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