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萧条烟火微,两衙散后雪深时。
若无一曲传金盏,争奈衰翁两鬓丝。
《席上》曾巩 翻译、赏析和诗意
市场萧条烟火微,两个衙散后雪深时。
如果没有一个曲传金盏,怎奈衰翁两鬓丝。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曾巩,宋人。
曾巩(1019年9月30日—1083年4月30日),字子固,汉族,建昌军南丰(今江西省南丰县)人,后居临川,北宋文学家、史学家、政治家。
曾巩出身儒学世家,祖父曾致尧、父亲曾易占皆为北宋名臣。曾巩天资聪慧,记忆力超群,幼时读诗书,脱口能吟诵,年十二即能为文。嘉祐二年(1057),进士及第,任太平州司法参军,以明习律令,量刑适当而闻名。熙宁二年(1069),任《宋英宗实录》检讨,不久被外放越州通判。熙宁五年(1072)后,历任齐州、襄州、洪州、福州、明州、亳州、沧州等知州。元丰四年(1081),以史学才能被委任史官修撰,管勾编修院,判太常寺兼礼仪事。元丰六年(1083),卒于江宁府(今江苏南京),追谥为“文定”。
曾巩为政廉洁奉公,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与曾肇、曾布、曾纡、曾纮、曾协、曾敦并称“南丰七曾”。曾巩文学成就突出,其文“古雅、平正、冲和”,位列唐宋八大家,世称“南丰先生”。
《杏园即席上同年》[宋代] 曾巩
歧路不在天,十年行不至。
一旦公道开,青云在平地。
枕上数声鼓,衡门已如市。
白日探得珠,不待骊龙睡。
匆匆出九衢,僮仆颜色异。
故衣未及换,尚有去年泪。
晴阳照花影,落絮浮野翠。
对酒时忽惊,犹疑梦中事。
自怜孤飞鸟,得接鸾凤翅。
永怀共济心,莫起胡越意。
《最高楼 智郎中席上即一并序·予谢病北归,》[宋代] 曾巩
辖龙川李公、鄂牧安侯思诚索诗,为赋最高楼兼贻仲廉郎中长沙客,宁食武昌鱼。
未觉故人疏。
归舟唤醒乡关梦,宾筵容揽使君须。
听民谣,今五绔,昔无绔。
待留与,南州谈盛事。
更恰好、南楼逢老子。
明月夜,古来无。
江头春草迷鹦鹉,幕中秋水映芙蕖。
绿尊倾,红袖舞,醉时扶。
《史院席上奉和吴相公原韵》[宋代] 曾巩
累圣千春统,编年四纪余。
官归柱史笔,经约鲁麟书。
班马才长矣,仁英道伟歟。
恩招宴东观,酾酒荷盈车。
《席上次韵》[宋代] 曾巩
东风几度客京华,今日飘零天一涯。
无奈刚肠欺竹叶,幸因清坐对梅花。
更长不觉销银烛,寒峭从教透碧纱。
语到前朝行乐处,绿杨深院是谁家。
《行朝早春侍师门宴西溪席上作》[宋代] 曾巩
西溪水色净于苔,画横风绛帐开。
弦管旋飘蓬岛去,公卿皆是蕊宫来。
金鳞掷浪钱翻荇,玉爵粘香雪泛梅。
三榜生徒逾七十,岂期龙坂纳非才。
《在紫霄夫人席上作》[宋代] 曾巩
昔时训子西可上,汉使经过问妾缘。
自到仙山不知老,凡间唤作几千年。
《渔家傲 余读欧公李太尉席上作十二月淦家傲》[宋代] 曾巩
其盛丽,生平思仿佛一言不可得。
近年窃官于朝,久客辇下,每欲放此,作十二阕,以道京师两城人物之富,四时节令之华,他日归农,或可资间暇也。
至顺壬申二月,玄修大典既毕,经营南归,属春雪连日,无事出门,晚寒附火,私念及此,夜漏数刻,腹具成,枕上不寐,稍谐叶之。
明日,笔之於简,虽乏工致,然数岁之中,耳目之所闻见,性情之所感发者,无不隐括概见於斯。
至於国家之曲故,乘与与居,与夫盛代之服食器用,神京之风俗方言,以及四方宾客宦游之况味,山林之士未尝至京师者,正月都城寒料峭。
除非上苑春光到。
元日班行相见了。
朝回早。
阙前褫帕欢相抱。
汉女姝娥金搭脑。
国人姬侍金貂帽。
绣毂雕鞍来往闹。
闲驰骤。
拜年直过烧灯后。
《正月廿九日杨鸣鹤席上分韵得几字》[宋代] 曾巩
两山昨夜风雨止,水涨新痕没沙尾。
黄知彭泽柳初芽,红见武陵桃欲蕊。
老去逢春更惜春,平生酒伴谁知己。
白发杨郎古奇士,千金已散归田里。
闭门留客为张筵,共喜一时成二美。
小儿行觞不计筹,大儿割肉能操匕。
冬殖下箸白于肪,秋藕洗泥寒刺齿。
且须快意在今朝,况我中年会能几。
乱离相见亦偶然,海内交游半为鬼。
颠狂岂顾傍人毁,但恨白日无淹晷。
赋诗已觉无曹刘,骂客安知有程李。
坐中一鹤能商歌,歌作连珠尽倾耳。
风卷新声入夜云,豪竹哀丝静如水。
若为倒卷玻璃江,百尺高楼眠不起。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出自《说苑·建本》[宋代] 曾巩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出自《三衢道中》[宋代] 曾巩
正是浴兰时节动。菖蒲酒美清尊共。
出自《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宋代] 曾巩
即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出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宋代] 曾巩
几曾随逝水?
出自《
几曾随逝水?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曾巩
经目之事,犹恐未真;背后之言,岂能全信?
出自《水浒传·第二十六回》[宋代] 曾巩
出耒在明晨,山寒易霜霰。
出自《谪居粮绝请学于农将田南山咏言寄怀》[宋代] 曾巩
赏心乐事共谁论?花下销魂,月下销魂。
出自《一剪梅·雨打梨花深闭门》[宋代] 曾巩
绿叶青跗映丹萼,与君裴回上金阁。
出自《落花落》[宋代] 曾巩
静夜沉沉,浮光霭霭,冷浸溶溶月。
出自《无俗念·灵虚宫梨花词》[宋代] 曾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