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隐陋巷,至药初无方。
心知无生妙,运转开阴阳。
才如淩云松,岂受尺寸量。
气如幽谷兰,时送清风香。
嗟我本病肺,寒暑随翕张。
丹砂苦落落,青春去堂堂。
清诗堕云雾,至音叩琳琅。
山海信多士,世俗非所望。
远游居临安,间出从诸王。
他年解冠佩,共游无边疆。
仪麟既委照,永谢过隙光。
《次韵姚道人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高人隐居简陋的住所,到药物最初没有方。
心里知道不生妙,运转开阴阳。
才能像凌雪松,难道受尺寸量。
气象幽谷兰,当时送清风香。
唉我本病肺,寒暑随着贲张。
丹砂苦落落,青春去堂堂。
清诗堕入云雾,最高的声音敲琳琅。
山海相信多人,一般非所望。
远游在临安,之间从诸王。
其他年解除冠佩带,共游无边界。
仪麟已经委托照,永远感谢过隙光。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次韵姚道人二首》[宋代] 苏辙
西山学采薇,东坡学煮羹。
昔在建城市,岂复衣冠情。
朋友日已疏,止接盲赵生。
啬智徇所安,元气赖以存。
时於星寂中,稍护乱与昏。
河流发九地,欲挽升天门。
枉用十年力,仅余一灯温。
老病竟未除,惊呼欲狂奔。
何日新雨余,得就季主论。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出自《陋室铭》[宋代] 苏辙
讲大经纶,只是实实落落;有真学问,决不怪怪奇奇。
出自《围炉夜话·第三一则》[宋代] 苏辙
福由己发,祸由己生。
出自《淮南子·缪称训》[宋代] 苏辙
波面澄霞,兰艇采香去。
出自《祝英台近·荷花》[宋代] 苏辙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出自《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代] 苏辙
每到驿亭先下马,循墙绕柱觅君诗。
出自《蓝桥驿见元九诗》[宋代] 苏辙
茄子也让三分老。
出自《醒世恒言·卷三十四》[宋代] 苏辙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出自《论语》[宋代] 苏辙
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出自《木兰花·晚妆初了明肌雪》[宋代] 苏辙
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
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八节》[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