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燕未远嗟谁识,赵董纷纷枉得名。
已矣孙陈旧人物,至今但数汉公卿。
《画叹》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武后不远啊谁知道,赵董纷纷枉得名。
已了孙子陈旧人物,到现在只数汉公卿。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不镜于水,而镜于人,则吉凶可鉴也
出自《围炉夜话·第五二则》[宋代] 苏辙
素娥惟与月,青女不饶霜。
出自《十一月中旬至扶风界见梅花》[宋代] 苏辙
南山截竹为觱篥,此乐本自龟兹出。
出自《听安万善吹觱篥歌》[宋代] 苏辙
若明月出于剑阁兮,与君两乡对酒而相忆!
出自《剑阁赋》[宋代] 苏辙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自《蜀相》[宋代] 苏辙
只有一枝梧叶,不知多少秋声。
出自《清平乐·候蛩凄断》[宋代] 苏辙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
出自《鹧鸪天·元夕有所梦》[宋代] 苏辙
男儿不展风云志,空负天生八尺躯。
出自《》[宋代] 苏辙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辙
春生、夏长、秋收、冬藏,天之正也
出自《鬼谷子·持枢》[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