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叟。
寻僧忽忘归,饱食莫携手。
畏人久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茨远相望,鸡犬亦时有。
人远市井罢,日落狐兔走。
回风吹横烟,烧火卷林薮。
草深径渐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沮洳,斜绝汙池口。
投荒分岑寂,欹侧吾自取。
二君独何为,经岁坐相守。
游従乏车骑,饮食厌菘韭。
周旋未忍弃,辛苦亦何负。
归来倚南窗,试挹樽中酒。
笑问黄泥行,此味还同否。
〈子瞻谪居齐安,自临皋亭游东坡,路过黄泥坂作《黄泥坂词》。
二君皆新自齐安来,故云。
〉主
《同王适曹焕游清居院步还所居》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身为江城吏,心似野田老头。
不久和尚忽然回来,饱食没有携手。
害怕人长期形成性,路绕古城后。
茅草屋顶远远相望,鸡犬也时有。
人远离市井罢,日落狐狸野兔奔跑。
旋风吹横烟,烧毁森林大火卷。
草深径逐渐厌恶,荆棘时挂肘。
褰裳涉潮湿,斜穿过污池口。
投荒分寂寞,倾斜我从取。
二只有你做什么,经过一年因相守。
游和缺乏车骑,饮食满足菘韭菜。
周旋不忍心放弃,辛苦也有什么对不起。
归来倚南窗,试着抑制樽中酒。
笑着问黄泥行,这味道还是否相同。
〈子瞻被贬居黄州,从临皋亭在东坡,路走过黄泥坂作《黄泥坂词》。
两人都刚从齐来,所以说。
〉主*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莺莺燕燕分飞后,粉淡梨花瘦。
出自《虞美人·槐阴别院宜清昼》[宋代] 苏辙
金绳铁索锁钮壮,古鼎跃水龙腾梭。
出自《石鼓歌》[宋代] 苏辙
筑室兮水中,葺之兮荷盖;
出自《九歌·湘夫人》[宋代] 苏辙
群燕辞归鹄南翔,念君客游多断肠。
出自《燕歌行二首·其一》[宋代] 苏辙
不知而自以为知,百祸之宗也。
出自《》[宋代] 苏辙
清明上巳西湖好,满目繁华。
出自《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宋代] 苏辙
塞上秋风鼓角,城头落日旌旗。少年鞍马适相宜。
出自《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宋代] 苏辙
行得春风,指望夏雨
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五》[宋代] 苏辙
事事难上难,举足常虞失坠;件件想一想,浑身都是过差。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宋代] 苏辙
吃着碗里看着锅里
出自《红楼梦·第十六回》[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