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谁令长者期。
得坎浮槎应有命,投林惊鹊且安枝。
何年笑语还留客,终日勤劳数问儿。
铃阁清虚非此比,秋风归兴恐非宜。
《次韵知郡贾蕃大夫思归》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城漂泊最多时,邂逅让谁长的时间。
浮槎应有命令到坎,投林惊鹊而且安枝。
何年说笑还留客人,终日辛劳数儿。
铃铛阁清虚不是这样,秋风归兴恐怕不合适。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春寒赐浴华清池,温泉水滑洗凝脂。
出自《长恨歌》[宋代] 苏辙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出自《寄李十二白二十韵》[宋代] 苏辙
冷艳全欺雪,余香乍入衣。
出自《左掖梨花》[宋代] 苏辙
玉花却在御榻上,榻上庭前屹相向。
出自《丹青引赠曹将军霸》[宋代] 苏辙
唯爱门前双柳树,枝枝叶叶不相离。
出自《忆远》[宋代] 苏辙
折花枝,恨花枝,准拟花开人共卮,开时人去时。
出自《长相思·折花枝》[宋代] 苏辙
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
出自《后游》[宋代] 苏辙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出自《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宋代] 苏辙
君见恶,则群臣匿端;君见好,则群臣诬能。
出自《韩非子·二柄》[宋代] 苏辙
遇朋友交游之失,宜剀切不宜优游。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