惭愧江淮南北风,扁舟千里得相従。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俄生百万重。
自笑一生浑类此,可怜万事不由侬。
夜深魂梦先飞去,风雨对床闻晓钟。
西归犹未有菟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従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原题:《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苏辙 古诗二篇答之前篇自赋后篇次韵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惭愧江淮南北风,小船千里得到相跟着。
黄州不到六十里,白浪不久生一百万重。
嘲笑自己一生浑类似,可怜万事不由地望。
深夜魂梦先飞走了,风雨对床听到晓钟。
西归还没有菟裘,准备去买一个丘南迁。
船只从能通往蜀道,林泉真想老黄州。
鱼多钓鱼户应容许宽恕,酒成熟邻居老翁你可以留下。
跟随这莫说自身之外的事,功名毕竟不如休息。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舟次磁湖以风浪留二日不得进子瞻以诗见寄作》[宋代] 苏辙
西归犹未有苑裘,拟就南迁买一丘。
舟楫自能通蜀道,林泉真欲老黄州。
鱼多钓户应容贳,酒熟邻翁便可留。
从此莫言身外事,功名毕竟不如休。
愁无限,消瘦尽,有谁知?闲教玉笼鹦鹉念郎诗。
出自《相见欢·落花如梦凄迷》[宋代] 苏辙
斗然一峰上,不信万山开。
出自《泰山》[宋代] 苏辙
长吟泰山侧,慷慨激楚声。
出自《泰山吟》[宋代] 苏辙
在家不会迎宾客,出门方知少主人。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辙
表独立兮山之上,云容容兮而在下;
出自《九歌》[宋代] 苏辙
风絮飘残已化萍,泥莲刚倩藕丝萦。
出自《山花子·风絮飘残已化萍》[宋代] 苏辙
器械不利,以其卒予敌也;卒不可用,以其将予敌也;将不知兵,以其主矛敌也;君不择将,以其国予敌也。
出自《汉书·传·爰盎晁错传》[宋代] 苏辙
美色不同面,皆佳於目;悲音不共声,皆快於耳。
出自《论衡·卷三十·自纪篇》[宋代] 苏辙
但使情亲千里近,须信。无情对面是山河。
出自《定风波·席上送范廓之游建康》[宋代] 苏辙
善张网者引其纲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右下》[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