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过九华山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南迁私自喜,看尽江南山。

孤舟少僮仆,此志还复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过重峦。

忽惊九华峰,高拱立我前。

萧然九仙人,缥缈凌云烟。

碧霞为裳衣,首冠青琅玕。

挥手谢世人,可望不可攀。

我行竟草草,安能拍其肩。

但闻有高士,卧听松风眠。

松根得茯苓,状若千岁鼋。

煮食一朝尽,终身弃腥膻。

腹背生绿毛,轻举如翔鸾。

相逢欲借问,已在长松端。

何年脱罪罟,出处良自便。

芒鞋拄藤杖,逢山即盘桓。

斯人未可求,岩室傥复存。

过九华山

诗词赏析

《过九华山》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南迁暗自高兴地,看尽长江南山。

孤船少仆人,这个想法还难。

局促守破窗,联翩经过重重山峦。

忽然惊九华峰,高站在我面前。

萧条九仙女,缥缈凌云烟。

碧霞是衣裳,首冠青琅歼。

挥手向世人,可望不可攀登。

我行最终草草,怎么能拍他的肩膀。

只听说有高士,躺在床上听松风眠。

松树根得到茯苓,就像千年!。

煮食一下子全部,终身被食荤腥。

腹背生绿毛,随便举到翔鸾。

相逢想请问这,已在长松端。

何年逃脱法网,从处理好自由。

草鞋拄藤手杖,逢山就是犹豫不决。

这样的人不可求,岩室如果继续存在。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作者千古名句

跬步而不休,跛鳖千里;累土而不辍,丘山崇成。

出自《荀子·修身》[宋代] 苏辙

福之将至,观其善而必先知之矣。

出自《了凡四训·改过之法》[宋代] 苏辙

问嫦娥、孤令有愁无?应华发。

出自《满江红·中秋寄远》[宋代] 苏辙

今日复今日,今日何其少!

出自《今日歌》[宋代] 苏辙

屋漏在上,知者在下。

出自《论衡·卷十一·答佞篇》[宋代] 苏辙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十二节》[宋代] 苏辙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出自《江楼夕望招客》[宋代] 苏辙

有情知望乡,谁能鬒不变?

出自《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宋代] 苏辙

秋光一片,问苍苍桂影,其中何物?

出自《大江东去·用东坡先生韵》[宋代] 苏辙

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

出自《踏莎行·郴州旅舍》[宋代] 苏辙

《过九华山-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