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浮一叶返湓城,凌犯风涛日夜行。
把酒独斟従睡重,还家渐近觉身轻。
岸回樊口依稀见,日出庐山紫翠横。
家在庾公楼下泊,舟人遥指岸如赪。
〈江州城下土赤如赭。
〉
《自黄州还江州》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身在一片叶子到湓城,侵犯风浪昼夜运行。
把酒独斟上去睡重,回到家越近觉得身体轻。
岸回樊口依稀看见,太阳从庐山紫翠横。
家在庾公楼下停泊,船夫指着远处岸边如翼。
〈江州城下土红褐色。
〉*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
出自《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 / 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宋代] 苏辙
不怨天,不尤人,下学而上达。
出自《》[宋代] 苏辙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霖铃终不怨。
出自《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宋代] 苏辙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出自《赠卫八处士》[宋代] 苏辙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
出自《山中雪后》[宋代] 苏辙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出自《》[宋代] 苏辙
言不取苟合,行不取苟容,行义不图毁誉
出自《战国策·秦三·蔡泽见逐于赵》[宋代] 苏辙
人老簪花不自羞,花应羞上老人头。
出自《吉祥寺赏牡丹》[宋代] 苏辙
远村秋色如画,红树间疏黄。
出自《诉衷情·芙蓉金菊斗馨香》[宋代] 苏辙
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出自《》[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