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立秋後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伏中苦热焦皮骨,秋後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念尔,身心无著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日,毛褐还须准拟寒。

谩许百年知到否,相从一日且盘桓。

立秋後

诗词赏析

《立秋後》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在中苦热焦皮骨头,秋后清风渥肺肝。

天地不仁谁想到你,身心无着偶然能安。

诗书久为消磨时间,毛衣服还得准备寒。

谩许百年了解到了吗,跟着一天并且徘徊。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立秋後四日雨》[宋代] 苏辙

天为新秋故作凉,海风吹雨入虚堂。

凉生庭树阴阴绿,润袭篝衣浥浥香。

杯泛鹅儿供小啜,碓舂云子喜新尝。

一年又见星桥近,未信仙家日月长。

《立秋後作》[宋代] 苏辙

宋玉悲秋千载後,诗人例有早秋诗。

老夫自笑心如石,三日秋风漫不知。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宋代] 苏辙

夏欲尽头秋欲初,小凉未苦爽肌肤。

夕阳幸自西山外,一抹斜红不肯无。

《闰六月,立秋後暮热,追凉郡圃二首》[宋代] 苏辙

上得城来眼顿明,暮山争献数炎青。

垂杨舞罢西风叶,一叶多时独未停。

《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问月亭》[宋代] 苏辙

雨後林中别檨凉,意行幽径不知长。

风蝉幸自无星事,强为闲人报夕阳。

作者千古名句

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忧。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辙

兄弟既翕,谓之花萼相辉;兄弟联芳,谓之棠棣竞秀。

出自《幼学琼林·卷二·兄弟》[宋代] 苏辙

两情缠绵忽如故。复畏秋风生晓路。

出自《七夕曲》[宋代] 苏辙

君子养心莫善于诚

出自《荀子·不苟》[宋代] 苏辙

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出自《》[宋代] 苏辙

况复烦促倦,激烈思时康。

出自《夏夜叹》[宋代] 苏辙

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出自《蓼莪的》[宋代] 苏辙

判司卑官不堪说,未免捶楚尘埃间。

出自《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宋代] 苏辙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出自《秋夕》[宋代] 苏辙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

出自《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宋代] 苏辙

《立秋後-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