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

间发笙箕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

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

诗词赏析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一卷新诗锦一方面,掉头吟诵认识芳酸。

哀唱永黑夜悲牛角,朗咏小船笑杏坛。

间发笙箕还可以模拟,丢下斧子定知难。

继承你高雅你应该笑,咀嚼回家的路上长期占据马鞍。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宋代] 苏辙

骚人思苦骨岩岩,百里携诗相就谈。

故作微词挑迁客,不嫌春雨湿归衫。

少年旧喜登高赋,老病今成见敌惭。

问我近来谁复可,对君聊拟诵《周南》。

久欲归田计未成,羡君负郭足为生。

躬耕不用千钟禄,高卧谁知万里征。

已觉安闲真乐事,可怜辛苦尽浮名。

隐居便作江南计,为觅佳山早寄声。

一卷新诗锦一端,掉头吟讽识芳酸。

哀歌永夜悲牛角,朗咏扁舟笑杏坛。

间发笙簧犹可拟,弃捐斤斧定知难。

继君高韵君应笑,咀嚼归途久据鞍。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宋代] 苏辙

久欲归田计未成,羡君负郭足为生。

躬耕不用千锺禄,高卧谁知万里征。

已觉安闲真乐事,可怜辛苦尽浮名。

隐居便作江南计,为觅佳山早寄声。

作者千古名句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出自《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宋代] 苏辙

襄阳古道灞陵桥,诗兴与秋高。

出自《朝中措·襄阳古道灞陵桥》[宋代] 苏辙

式敷民德,永肩一心。

出自《尚书·商书·盘庚下》[宋代] 苏辙

月过十五光明少,人到中年万事休。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辙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出自《》[宋代] 苏辙

朝闻游子唱离歌,昨夜微霜初渡河。

出自《送魏万之京》[宋代] 苏辙

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出自《行行重行行的》[宋代] 苏辙

君子以遏恶扬善,顺天休命。

出自《》[宋代] 苏辙

西湖清宴不知回,一曲离歌酒一杯。

出自《颍州从事西湖亭宴饯》[宋代] 苏辙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出自《从军行七首》[宋代] 苏辙

《次韵吴厚秀才见赠三首-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