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菊长先黄菊开,年年九日泛新醅。
犹存古历摽花候,不奈时人信手栽。
得势从教盈九畹,俯眉聊复引三杯。
愈风明目须真物,能使神农为尔回。
《白菊》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白菊花长先黄菊花开,年年九天泛新醅。
还保存着古代历法揉花等,不怎么人们相信手栽。
得势从教满九畹,低头一次引三杯。
愈风明目要真物,能让神农帮你回。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咏黄白菊花》[宋代] 苏辙
何处金钱与玉钱,化为蝴蝶夜翩翩。
青丝网住芳丛上,开作秋花取意妍。
《白菊二首》[宋代] 苏辙
霜後黄花顿不中,独余白菊斗霜浓。
与霜更斗晴天日,斗得霜融菊不融。
《白菊二首》[宋代] 苏辙
白菊初开也自黄,开来开去白如霜。
小蜂劣得针来大,不怕清寒嗅冷香。
《九日中军送白菊》[宋代] 苏辙
未应白菊减与黄,金作鈿心玉作裳。
一夜西风开瘦蕾,两年海南伴重阳。
若言佳节如常日,为底寒花分外香。
挼蕊浮杯莫多着,一枝留插鬓边霜。
《和张二少卿丈白菊》[宋代] 苏辙
清淡晓凝霜,宜乎殿颢商。
自知能洁白,谁念独芬芳。
岂为琼无艳,还惊雪有香。
素英浮玉液,一色混瑶觞。
《白菊》[宋代] 苏辙
浓露繁霜著似无,几多光彩照庭除。
何须更待萤兼雪,便好丛边夜读书。
《题卧屏十八花·白菊》[宋代] 苏辙
天上新栽琪树枝,拖云带月下瑶墀。
须知正自真仙种,岂是金钿未染时。
《月下对白菊》[宋代] 苏辙
饮冰啮雪傅延年,要比蟾宫桂子妍。
忽遇嫦娥蒙一盼,桂花未敢著鞭先。
海榴花发应相笑,无酒渊明亦独醒。
出自《己酉端午》[宋代] 苏辙
打算精明,自谓自计,然败祖父之家声者,必此人也
出自《围炉夜话·第十九则》[宋代] 苏辙
鱼离水则身枯,心离书则神索。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宋代] 苏辙
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出自《满井游记》[宋代] 苏辙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出自《母别子》[宋代] 苏辙
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
出自《苏幕遮·草》[宋代] 苏辙
戏马台南山簇簇,山边饮酒歌别曲。
出自《送远曲》[宋代] 苏辙
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
出自《鹧鸪天·送人》[宋代] 苏辙
纷披乍依迥,掣曳或随风。
出自《咏兴国寺佛殿前幡》[宋代] 苏辙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出自《纳凉》[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