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蚕麦二首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三界人家多鲜福,一时蚕麦得难兼。

锄耰已愧非吾力,汤火尤惊取不廉。

贵客争夸火浣布,贫家粗有水精盐。

薄衫冷面消长夏,扪腹当知百不堪。

蚕麦二首

诗词赏析

《蚕麦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三界人家都很少福,一个当时蚕麦得难兼。

锄绫已经感到不是我的力量,汤火特别惊讶地取不廉洁。

贵客争夸火浣布,贫困家庭基本有水晶盐。

薄衫冷脸消除长夏,摸着肚子应该知道百不堪。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蚕麦二首》[宋代] 苏辙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千钱追四邻。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宋代] 苏辙

笼炊汤沸饼如银,辛苦焉知种麦人。

今岁夏初似高凤,黄云欲割半沉沦。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宋代] 苏辙

提篮彩叶雨淋淋,蚕妇无言恨自深。

绮陌惜花小儿女,愁眉相似不同心。

作者千古名句

苟利国家,不求富贵。

出自《礼记·儒行》[宋代] 苏辙

楚乡飞鸟没,独与碧云还。

出自《送夏侯审校书东归》[宋代] 苏辙

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求荣

出自《商君书·算地》[宋代] 苏辙

关城榆叶早疏黄,日暮云沙古战场。

出自《从军行七首》[宋代] 苏辙

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出自《登百丈峰二首》[宋代] 苏辙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

出自《还自广陵》[宋代] 苏辙

故人何在,水村山郭。

出自《忆秦娥·季温老友归樵阳人来闲书因以为寄》[宋代] 苏辙

孔子亦矙其亡也,而往拜之。

出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七节》[宋代] 苏辙

汗血每随边地苦,蹄伤不惮陇阴寒。

出自《骢马》[宋代] 苏辙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出自《乞巧》[宋代] 苏辙

《蚕麦二首-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