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慵自分人嫌我,贫病可怜天养人。
蚕眠已报冬裘具,麦熟旋供汤饼新。
撷桑晓出露濡足,拾穗暮归尘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千钱追四邻。
《蚕麦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疏慵自分人嫌我,贫苦可怜天养人。
蚕睡眠已报冬大衣准备,麦熟旋供汤饼新。
采摘桑晓出露湿足,拾谷穗暮归尘土满身。
家家辛苦大作社,典我一千钱追四邻。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蚕麦二首》[宋代] 苏辙
三界人家多鲜福,一时蚕麦得难兼。
锄耰已愧非吾力,汤火尤惊取不廉。
贵客争夸火浣布,贫家粗有水精盐。
薄衫冷面消长夏,扪腹当知百不堪。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宋代] 苏辙
笼炊汤沸饼如银,辛苦焉知种麦人。
今岁夏初似高凤,黄云欲割半沉沦。
《春雨不已甚忧蚕麦二首》[宋代] 苏辙
提篮彩叶雨淋淋,蚕妇无言恨自深。
绮陌惜花小儿女,愁眉相似不同心。
人将礼乐为先。
出自《西游记·第三十六回》[宋代] 苏辙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出自《书院》[宋代] 苏辙
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
出自《采莲曲》[宋代] 苏辙
莺花犹怕春光老,岂可教人枉度春?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辙
太行如砺,黄河如带,等是尘埃。
出自《人月圆·茫茫大块洪炉里》[宋代] 苏辙
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出自《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宋代] 苏辙
修己而不责人
出自《左传·闵公·闵公二年》[宋代] 苏辙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出自《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宋代] 苏辙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
出自《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宋代] 苏辙
柳外轻雷池上雨,雨声滴碎荷声。
出自《临江仙·柳外轻雷池上雨》[宋代]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