罢民不耕获,岂利有攸往。
古人为我言,许此亦无妄。
一冬免锄犁,二麦盈瓮盎。
火老金尚伏,雨过筑场壤。
邻家助伯亚,苍耳割榛莽。
朝阳得终日,经岁可无恙。
老夫终病慵,长子幸可仗。
劬劳慎勿厌,饼饵家共享。
秋田雨初足,已作丰熟想。
归来报好音,相对开腊酿。
《迟往泉店杀麦》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疲惫的百姓不能耕种收获,这有利于去。
古人为我们说话,允许这也没有。
一冬被锄犁,小麦满瓮盎。
火老金还隐藏,下过雨筑场土壤。
邻居帮助伯亚,苍耳割灌木丛。
朝阳得整天,经过一年可以安然无恙。
老夫最终病慵,长子到可以依靠。
辛劳千万不要满足,饼家共享。
秋苗雨刚够,已成为丰仔细想来。
回家来报好消息,相对开腊酒。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一尺鲈鱼新钓得,儿孙吹火荻花中。
出自《淮上渔者》[宋代] 苏辙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出自《梦李白二首·其一》[宋代] 苏辙
此夜星繁河正白,人传织女牵牛客。
出自《七夕曝衣篇》[宋代] 苏辙
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出自《饯别王十一南游》[宋代] 苏辙
如何亡国恨,尽在大江东!
出自《秣陵》[宋代] 苏辙
闻人善则疑之,闻人恶则信之,此满腔杀机也。
出自《小窗幽记·集灵篇》[宋代] 苏辙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出自《古风·其十九》[宋代] 苏辙
移船相近邀相见,添酒回灯重开宴。
出自《琵琶行》[宋代] 苏辙
昨夜寒蛩不住鸣。
出自《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宋代] 苏辙
重冈已隔红尘断,村落更年丰。
出自《人月圆·重冈已隔红尘断》[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