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腊雪五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忧愁不能缓,风雪所以相撩拨。
试问五斗米,能赢一把柴。
耕耘终于也饱,哺啜定谁邀请。
寒暑不需要逃避,危险并且从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腊雪五首》[宋代] 苏辙
长恐冬无雪,今朝忽暗空。
细声闻簌簌,远势望蒙蒙。
湿润犹兼雨,倾斜半杂风。
丰登解多事,欢喜助三农。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着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忧愁不可缓,风雪故相撩。
试问五斗米,能胜一束樵。
耕耘终亦饱,哺啜定谁邀。
寒暑不须避,倾危且自遥。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
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逢嗔。
樽酒它年事,相看醉此晨。
《腊雪五首》[宋代] 苏辙
雪霜何与我,忧思自伤神。
忠信亦何罪,才名空误身。
归来聊且止,老去莫逢嗔。
樽酒它年事,相看醉此晨。
《腊雪五首》[宋代] 苏辙
久有归耕意,西山百亩田。
雪来殊不恶,酒熟自相便。
一被簪裳裹,长遭罗网牵。
飞霙迫残腊,愁思渡今年。
《腊雪五首》[宋代] 苏辙
骄阳不能久,密雪自相催。
急霰初鸣瓦,飞花旋集台。
著人消瘴疫,覆麦长根荄。
欲试樽中物,门前问客来。
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出自《集灵台·其二》[宋代] 苏辙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出自《寒食》[宋代] 苏辙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出自《渡荆门送别》[宋代] 苏辙
门前行乐客,白马嘶春色。
出自《菩萨蛮·风帘燕舞莺啼柳》[宋代] 苏辙
权衡损益,斟酌浓淡。芟繁剪秽,弛于负担。
出自《文心雕龙·熔裁》[宋代] 苏辙
声喧乱石中,色静深松里。
出自《青溪 / 过青溪水作》[宋代] 苏辙
君子不蔽人之美,不言人之恶。
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宋代] 苏辙
一日万机,一人听断,虽复忧劳,安能尽善?
出自《贞观政要·卷二·论求谏》[宋代] 苏辙
可怜今夜月,不肯下西厢。
出自《绝句》[宋代] 苏辙
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
出自《孟子·离娄章句上·第六节》[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