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平生,以书为累。
夜灯照帷,未晓而起。
百骸未病,两目告瘁。
决明虽良,何补於是。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老人一生,以书为累。
夜灯照在,不知道而起。
百骸没有生病,两个眼睛告诉憔悴。
决明虽然良,在这个有什么好处。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宋代] 苏辙
自我知非,卷去图书。
闭目内观,妙见自如。
闻阿那律,无目而视。
决明何为,适口乎尔。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宋代] 苏辙
决明明目,功见本草。
食其花叶,亦去热恼。
有能益人,矧可以饱。
二嗅不食,笑杜陵老。
《种药苗二首其二种决》[宋代] 苏辙
闲居九年,禄不代耕。
肉食不足,藜烝藿羹。
多求异蔬,以佐晨烹。
秋种甖粟,春种决明。
无德于人,而求用于人,罪也。
出自《国语·晋语·重耳婚媾怀嬴》[宋代] 苏辙
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
出自《》[宋代] 苏辙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
出自《沧浪歌的》[宋代] 苏辙
可惜流年,忧愁风雨,树犹如此!
出自《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宋代] 苏辙
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出自《古风·其十九》[宋代] 苏辙
昨日出东城,试探春情。
出自《浪淘沙·探春》[宋代] 苏辙
山抹微云,天连衰草,画角声断谯门。
出自《满庭芳·山抹微云》[宋代] 苏辙
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出自《柏舟的》[宋代] 苏辙
凡作诗文者,宁可如野马,不可如疲驴。
出自《随园诗话·补遗 卷九》[宋代] 苏辙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出自《天津桥望春》[宋代]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