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本西南,为学慕齐鲁。
従事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言到官舍,旱气裂后土。
饥馑费囷仓,剽夺惊桴鼓。
缅焉礼义邦,忧作流亡聚。
君来正此时,王事最勤苦。
驱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
穰穰百万家,一一连什伍。
政令当及期,田闾贵安堵。
归乘忽言西,劬劳共谁语。
《送排保甲陈祐甫》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生本西南,为学习羡慕齐鲁。
进行东诸侯,结绶济南府。
谁说话到官邸,干旱的气候撕裂大地。
饥荒费粮仓,抢夺惊战鼓。
缅甸的礼仪国家,忧虑在流亡聚集。
你来纠正这个时候,王工作最辛苦。
奔驰黄尘中,劝说野田父亲。
匆匆忙忙百万家,一个连队伍。
政令要到期,田间贵平安。
归乘忽然说西,勤劳共谁语。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贤能不待次而举,罢不能不待须而废
出自《荀子·王制》[宋代] 苏辙
凤林关里水东流,白草黄榆六十秋。
出自《凉州词三首·其三》[宋代] 苏辙
志不可不高,志不高,则同流合污,无足有为矣
出自《围炉夜话·第三十则》[宋代] 苏辙
钓者之恭,非为鱼赐也;饵鼠以虫,非爱之也。
出自《墨子·49章 鲁问》[宋代] 苏辙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出自《关雎的》[宋代] 苏辙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出自《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宋代] 苏辙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出自《渡荆门送别》[宋代] 苏辙
不种闲花,池亭畔、几竿修竹。
出自《满江红·咏竹》[宋代] 苏辙
今施人薄而望人厚,则人唯恐其有赐于己也。
出自《墨子·49章 鲁问》[宋代] 苏辙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出自《短歌行》[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