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从光与鸿。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

诗词赏析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灯火熏天空处处相同,黑暗游应避开柏台听力。

高情自己放纵喧闹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时交往只是梦想,留都歌吹回忆丰收。

知道你没有南来估计,回去跟光与鸿。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宋代] 苏辙

弃掷良宵君谓何,清天流月鉴初磨。

莫辞病眼羞红烛,且试春衫剪薄罗。

莲艳参差明绣户,舞腰轻瘦飐惊鼍。

少年微服天街阔,何处相逢解佩珂。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灯火熏天处处同,暗游应避柏台骢。

高情自放喧阗外,胜事偏多淡泊中。

平日交游徒梦想,留都歌吹忆年丰。

知君未有南来意,归去相従光与鸿。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宋代] 苏辙

繁灯厌倦作闲游,行到僧居院院留。

月影随人深有意,车音争陌去如流。

酒消凿落宁论斗,鱼照琉璃定几头。

过眼繁华真一梦,终宵寂寞未应愁。

作者千古名句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出自《端午》[宋代] 苏辙

高树靡阴,独木不林

出自《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宋代] 苏辙

其二:凤兮凤兮归故乡,遨游四海求其凰。

出自《凤求凰》[宋代] 苏辙

惟将终夜常开眼,报答平生未展眉。

出自《遣悲怀三首·其三》[宋代] 苏辙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出自《饮湖上初晴后雨》[宋代] 苏辙

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出自《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宋代] 苏辙

安能以此尚论列,愿借辩口如悬河。

出自《石鼓歌》[宋代] 苏辙

教人无处寄相思,落花芳草过前期,没人知。

出自《虞美人·好风微揭帘旌起》[宋代] 苏辙

拼着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出自《红楼梦·第六十八回》[宋代] 苏辙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出自《蓦山溪·梅》[宋代] 苏辙

《次韵王巩上元见寄三首-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