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鸟久不至,斯台空复高。
何年种梧竹,特地翦蓬蒿。
白水来无际,青山转几遭。
南游且未返,江海共滔滔。
《和孔武仲金陵九咏 凤凰台》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凤凰很久不来,这台空又高。
哪一年种上竹子,特别地铲除野草。
白水来没有关系,青山转几乎遭遇。
南游而且还没回来,江海一起滔滔。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
出自《水调歌头·徐州中秋》[宋代] 苏辙
居逆境中,周身皆针砭药石,砥节砺行而不觉;处顺境内,眼前尽兵刃戈矛,销膏靡骨而不知。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辙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出自《西游记·第八十一回》[宋代] 苏辙
北郭清溪一带流,红桥风物眼中秋,绿杨城郭是扬州。
出自《浣溪沙·红桥》[宋代] 苏辙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出自《望月怀远 / 望月怀古》[宋代] 苏辙
待人三自反,处世两如何。
出自《格言联璧·接物类》[宋代] 苏辙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出自《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代] 苏辙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出自《淮上与友人别》[宋代] 苏辙
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
出自《清溪行 / 宣州清溪》[宋代] 苏辙
长安故人问我,道寻常、泥酒只依然。
出自《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宋代]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