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前三秦道,车马不遑息。
日出红尘生,不见青山色。
峰峦未尝改,往意自奔迫。
谁言幽堂居,近在使者宅。
俯听辨江声,却立睨石壁。
藤萝自太古,松竹列新植。
暑簟卧清风,寒樽对佳客。
试问东行人,谁能同此适?斋
《和鲜于子骏益昌官舍八咏 巽堂》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在前三道,车马无暇休息。
日出红尘生活,不见青山颜色。
峰峦从未改变,去意自己奔迫。
谁说幽堂居住,最近在使用的住宅。
俯听清江声,站立看石壁。
藤萝自太古代,松竹列新植。
热垫躺在清风,寒樽回答好客人。
试问东行人,谁能与这正好?斋* 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ai),仅供参考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居轩冕之中,不可无山林的气味;处林泉之下,须要怀廊庙的经纶。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辙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出自《村行》[宋代] 苏辙
马行无力皆因瘦,人不风流只为贫。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苏辙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出自《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宋代] 苏辙
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出自《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宋代] 苏辙
轻轻飞动,把卖花人搧过桥东。
出自《醉中天·咏大蝴蝶》[宋代] 苏辙
穷巷多怪,曲学多辩。愚者之笑,智者哀焉;狂夫之乐,贤者丧焉。
出自《商君书·更法》[宋代] 苏辙
嗟险阻,叹飘零。关山万里作雄行。
出自《鹧鸪天·祖国沉沦感不禁的》[宋代] 苏辙
惟顺于父母,可以解忧。
出自《孟子·万章章句上·第一节》[宋代] 苏辙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出自《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宋代] 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