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滟滪堆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江中石屏滟滪堆,鳖灵夏禹不能摧。

深根百丈无敢近,落日纷纷凫雁来。

何人磊落不畏死,为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碑刻奇篆,当使尽读磨苍苔。

此碑若见必有怪,恐至绝顶遭风雷。

滟滪堆

诗词赏析

或云上有古碑。

《滟滪堆》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江中石屏滟濒堆之类堆,鳖灵夏禹不能摧毁。

根深百丈没有敢靠近,落日纷纷家禽来。

什么人磊落不怕死,当我赤脚登崔嵬。

上有古代碑刻奇篆,要使尽读磨青苔。

此碑如果见一定有奇怪,恐怕到绝顶遭遇风暴雷鸣。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滟滪堆》[宋代] 苏辙

滟滪堆头一叶舟,半年人共水东流。

平生快意才如此,不数东南数十州。

《滟滪堆》[宋代] 苏辙

水合百源争一关,正须滟滪控奔湍。

露机象马浑闲事,合作颓波砥柱看。

《滟滪堆》[宋代] 苏辙

巨积水中央,江寒出水长。

沈牛答云雨,如马戒舟航。

天意存倾覆,神功接混茫。

干戈连解缆,行止忆垂堂。

作者千古名句

凡治天下,必因人情。

出自《韩非子·八经》[宋代] 苏辙

栖霞山裂;沂水陷穴,广数亩。

出自《地震》[宋代] 苏辙

愿我如星君如月,夜夜流光相皎洁。

出自《车遥遥篇》[宋代] 苏辙

大丈夫处世,当埽除天下

出自《后汉书·列传·陈王列传》[宋代] 苏辙

正雁水夜清,卧虹平帖。

出自《暗香·送魏句滨宰吴县解组分韵得阖字》[宋代] 苏辙

男儿要当死于边野,以马革裹尸还葬耳

出自《后汉书·列传·马援列传》[宋代] 苏辙

春风先发苑中梅,樱杏桃梨次第开。

出自《春风》[宋代] 苏辙

万树江边杏,新开一夜风。

出自《游春曲二首·其一》[宋代] 苏辙

荡而失水,蝼蚁得意焉。

出自《韩非子·说林下》[宋代] 苏辙

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 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出自《》[宋代] 苏辙

《滟滪堆-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