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桧真百尺,疏竹疑千亩。
纷纷霰雪中,见此岁寒友。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老桧真百尺,疏竹怀疑亩。
纷纷大雪中,看到这一年寒冷朋友。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巢由老箕山,遁世聊可耳。
临流愧尧舜,又甚陈仲子。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人言里中旧,独有陈太丘。
文若命世人,惜哉忧人忧。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避事已谢客,养性不看书。
书中多感遇,掩卷辄长吁。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昔我过嵩麓,云移见诸峰。
种游未有日,想像曀霾中。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北临凤凰台,凤去台亦圮。
萋萋修竹林,喈喈何日至。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我居近西城,城枕湖一曲。
不到平湖上,何物禁吾足。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久无叩门声,剥啄问何故。
田中有人至,昨夜盈尺雨。
《遗老斋绝句十二首》[宋代] 苏辙
栽竹种松桧,十年未成阴。
昔人定知我,为我养南林。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出自《》[宋代] 苏辙
涉世无一段圆活的机趣,便是个木人,处处有碍。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苏辙
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出自《狱中题壁的》[宋代] 苏辙
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
出自《酒泉子·空碛无边》[宋代] 苏辙
用人无疑,唯才所宜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四》[宋代] 苏辙
阎王判你三更到,定不容人到四更。
出自《警世通言·卷二十八》[宋代] 苏辙
忽逢青鸟使,邀入赤松家。
出自《清明日宴梅道士房》[宋代] 苏辙
拨雪寻春,烧灯续昼。暗香院落梅开后。
出自《踏莎行·元夕》[宋代] 苏辙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
出自《别薛华》[宋代] 苏辙
君子将说富贵,必勉于仁也。
出自《大戴礼记·曾子制言中第五十五》[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