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仙人借旧山,定应天意许公闲。
郡人欲问史君处,笑指峰峦紫翠间。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东晋仙人借旧山,定应天意许公闲。
郡人想问史君处,笑着指着峰峦紫翠之间。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触事随缘不用多,华堂玉食奈忧何。
美人未厌山阿陋,薜荔为裳带女萝。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庵中独宿雨垂垂,永夜无人款竹扉。
灰冷铜炉香欲灭,床头一点葛灯微。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醉里题诗偏韵恶,秋来劝酒益杯深。
不才多病俱非敌,绿绮缘何得报金。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邂逅清羑屡不期,病来无奈羽觞飞。
醉乘篮轝江边去,长伴渔舟月下归。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禽哢秋来不复圆,桐阴霜後亦成穿。
黄花强欲招酣饮,白发偏工报老年。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忘身先要解忘名,分别须臾起不平。
请看早朝霜入履,何如卧听打衙声。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溪山付与醉中仙,美酒何曾斗十千。
就得江边贱鱼稻,闲官未用苦相怜。
《次韵毛君山房即事十首》[宋代] 苏辙
蛩知秋候时鸣壁,香碍蒲帘不出门。
隐几无言心有得,南窗晴日暖侵轩。
舍近谋远者,劳而无功
出自《后汉书·列传·吴盖陈臧列传》[宋代] 苏辙
团栾儿女,尽情灯火照围炉。
出自《水调歌头·除夕》[宋代] 苏辙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出自《更衣曲》[宋代] 苏辙
积薄而为厚,聚少而为多
出自《战国策·秦四·或为六国说秦王》[宋代] 苏辙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出自《师说》[宋代] 苏辙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出自《山中问答 / 山中答俗人问》[宋代] 苏辙
不知魂已断,空有梦相随。
出自《女冠子·四月十七》[宋代] 苏辙
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
出自《纳凉》[宋代] 苏辙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出自《》[宋代] 苏辙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出自《客至》[宋代] 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
作者:苏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