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作者:苏辙 宋代 时间:2024-11-16

我生无定居,投老旋求宅。

未暇栋宇完,先问松筠碧。

床锐日益销,车辖转生涩。

东家虽告贫,鬻否犹未必。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

诗词赏析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苏辙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生无定处,投老随即要求住宅。

没有空闲房屋完,先问松竹碧。

床锐日益销,车辖转生涩。

东家虽然告诉贫穷,卖吗还不一定。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苏辙,宋人。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

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因上书劝阻起用李清臣而忤逆哲宗,落职知汝州。此后连贬数处。蔡京掌权时,再降朝请大夫,遂以太中大夫致仕,筑室于许州。

政和二年(1112年),苏辙去世,年七十四,追复端明殿学士、宣奉大夫。宋高宗时累赠太师、魏国公,宋孝宗时追谥“文定”。

苏辙与父亲苏洵、兄长苏轼齐名,合称“三苏”。生平学问深受其父兄影响,以散文著称,擅长政论和史论,苏轼称其散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而其秀杰之气终不可没”。其诗力图追步苏轼,风格淳朴无华,文采少逊。苏辙亦善书,其书法潇洒自如,工整有序。著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行于世。

相关诗句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偶自十年闲,非继七人作。

早岁漫云云,志大终落落。

齿发已半空,头颅不难度。

颜曾本吾师,终身美藜藿。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麦生置不视,麦熟为一来。

我懒客亦惰,田荒谁使开。

勤事知有获,直驾独未回。

交游悉吾病,门巷多苍苔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汲汲陷有为,昏昏堕无记。

湛然古井水,心在独无意。

读书非求解,食粟姑自遂。

幸有三男子,力田奉租税。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苍然涧下松,不愿世雕刻。

斧斤百夫手,牵挽千牛力。

断成华屋柱,加以缀衣饰。

人心喜相贺,松心终自惜。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老佛同一源,出山便异流。

少小本好道,意在三神洲。

子房见黄石,愿封小国留。

终老预人事,断谷为吕忧。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试问西寺僧,云何古佛意。

别无安心法,但复饼师馈。

外物来无从,往亦无所至。

佛法见在前,我亦从此逝。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平湖近西垣,杖屦可以游。

偶从大夫後,不往三经秋。

盎中插蒲莲,菱芡亦易求。

闭门具樽俎,父子相献酬。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宋代] 苏辙

至人竟安在,陶铸皆秕糠。

世俗那得知,楚楚事冠裳。

方醉狂正作,吾语未可庄。

天定能胜人,更看熟黄粱。

作者千古名句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

出自《荀子·儒效》[宋代] 苏辙

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

出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宋代] 苏辙

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

出自《更漏子·玉炉香》[宋代] 苏辙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出自《韩非子·喻老》[宋代] 苏辙

古之君子病其无能也,学之;今之君子耻其无能也,讳之。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宋代] 苏辙

只愁飞诏下青冥。不应霜塞晚,横槊看诗成。

出自《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宋代] 苏辙

愿乘泠风去,直出浮云间。

出自《登太白峰》[宋代] 苏辙

交浅而言深者,愚也

出自《后汉书·列传·崔骃列传》[宋代] 苏辙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出自《北齐二首》[宋代] 苏辙

晓迎秋露一枝新,不占园中最上春。

出自《紫薇花》[宋代] 苏辙

《和迟田舍杂诗九首-头宋代尾-头苏辙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