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古寺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时间:2024-11-16

寥寥萧寺半遗基,游客经年断履綦。

犹有齐梁旧时殿,尘昏金像雨昏碑。

古寺

诗词赏析

《古寺》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寥寥萧寺半遗址,游客一年断履綦。

还有齐梁过去殿,尘土昏金像雨昏碑。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关诗句

《避暑入古寺》[宋代] 王安石

避暑入古寺,暂尔遣骚屑。

心静凉於秋,倏然适清悦。

彼哉谁氏子,对弈气争杰。

惜其二低手,彼此蔑奇着。

帝观发冷笑,连呼错错错。

救之不可及,流视入寥廓。

《东古寺》[宋代] 王安石

冒雨过东古,秋声满上方。

僧贫茶事薄,院静竹阴凉。

隔岸明疏叶,长天隐去樯。

法轮遗躅邈,一宿意傍徨。

《游古寺》[宋代] 王安石

山烟寒日暝,鸱殿与云齐。

松鼠下阶走,竹鸡当户啼。

碑荒文字古,僧老语音低。

欲往应无计,斜阳照杖藜。

《浔阳古寺》[宋代] 王安石

浔阳古寺久荒凉,倒柱颓梁卧夕阳。

一盏佛灯犹未灭,霁天云淡月华光。

《憩山中古寺》[宋代] 王安石

行春过远村,鞍马憩山门。

画壁神仪古,镌厓佛像尊。

鼠翻残瓦坠,龙出小池浑。

亦欲询兴废,苔碑字半昏。

《古寺》[宋代] 王安石

古寺云深去路赊,来分僧钵共生涯。

依稀池草成春梦,容易江梅老岁华。

长铗悲弹三尺雪,短檠寒落五更花。

夜来风雨催归急,为报河阳令尹家。

《题古寺》[宋代] 王安石

古木霜根重,残僧雪顶深。

栋梁元剥落,香火半消沉。

《古寺寻花》[宋代] 王安石

春深古寺燕飞飞,深院重门客到稀。

我正寻花花尽落,寻花还为惜花归。

作者千古名句

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

出自《增广贤文·上集》[宋代] 王安石

明月照积雪,朔风劲且哀。

出自《岁暮》[宋代] 王安石

门外垂杨岸侧,画桥谁系兰舟。

出自《木兰花慢·恨莺花渐老》[宋代] 王安石

人所易言,我寡言之;人所难言,我易言之:诗便不俗。

出自《随园诗话·卷四》[宋代] 王安石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出自《》[宋代] 王安石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出自《汉书·纪·高帝纪上》[宋代] 王安石

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

出自《贺新郎·端午》[宋代] 王安石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出自《七律·登庐山的》[宋代] 王安石

欲验春来多少雨,野塘漫水可回舟。

出自《春雨》[宋代] 王安石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

出自《少年中国说的》[宋代] 王安石

《古寺-头宋代尾-头王安石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