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烟漠漠雨纷纷,水殿西廊北苑门。
已著单衣犹禁火,海棠花下怯黄昏。
《禁中春寒》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青烟漠漠细雨纷纷,水殿西廊北苑门。
已经穿上单衣还是禁火,海棠花下害怕黄昏。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出自《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宋代] 王安石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出自《赠从弟·其二》[宋代] 王安石
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出自《满江红·小住京华的》[宋代] 王安石
父之雠,弗与共戴天。兄弟之雠不反兵。交游之雠不同国。
出自《礼记·曲礼上》[宋代] 王安石
似闻昨者赤松子,恐是汉代韩张良。
出自《寄韩谏议注》[宋代] 王安石
瘦雪一痕墙角,青子已妆残萼。
出自《谒金门·双喜鹊》[宋代] 王安石
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兰时。
出自《浣溪沙·题李中斋舟中梅屏》[宋代] 王安石
昔日横波目,今成流泪泉。
出自《长相思三首·其二》[宋代] 王安石
卷尽残花风未定,休恨,花开元自要春风。
出自《定风波·暮春漫兴》[宋代] 王安石
兄弟争财,父遗不尽不止;妻妾争宠,夫命不死不休。
出自《格言联璧·悖凶类》[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