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吾居扬日,重问每见及。
云将自亲侧,万里同讲习。
子行何舒舒,石望已汲汲。
穷年梦东南,颜色不可挹。
仁贤岂欺我,正恐事维絷。
严亲抱忧衰,生理赖以给。
不然航江外,天寒北风急。
无乃山路恶,仆弱马行涩。
孤怀未肯开,岁物忽如蛰。
朅来高邮住,巷屋颇卑湿。
蓬蒿稍芟除,茅竹随补葺。
苟云御风气,尚恐忧雨汁。
故人莫在眼,屡独开巾笈。
忠信盖未见,吾敢诬兹邑。
出关谁与语,念子百忧集。
眺听聊自放,日暮城头立。
徐归坐当户,使者操书入。
时开识子意,如渴得美湆。
骊驹日就道,玉手行可执。
旧学待镌磨,新文得删拾。
重登城头望,喜气满原隰。
《得曾子固书因寄》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开始我在扬州天,重问题常见到。
说他将亲自侧,万里同练习。
子行何舒展开,石望已经迫切。
整年梦见东南,颜色不可抱。
仁贤能欺骗我,正担心事情维系。
双亲抱忧衰,生理依赖以供给。
不然航江南,天气寒冷北风急。
没有是山路恶,我瘦弱的马行涩。
孤怀不肯开,一年物忽然如果冬眠。
归来高邮住,巷房屋很低矮潮湿。
蓬蒿逐渐铲除,茅竹随修补。
如果说御风气,还担心担心下雨汁。
所以没有人在眼前,多次单独开巾书箱。
忠信大概没有看到,我不敢欺骗这个城市。
出关和谁说话,想到儿子百忧集。
眺望听聊自放,一天傍晚城头站立。
慢慢回来坐在门口,使者拿着书走进。
时开认识你意,如渴得美汁。
骊驹天上路,玉手行可执行。
旧学习等待刻磨,新的文章被删除拾。
重登上城头望,喜气满原野。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出自《踏莎行·杨柳回塘》[宋代] 王安石
花谷依然,秀靥偷春小桃李。
出自《荔枝香近·送人游南徐》[宋代] 王安石
人行事施予,以利之为心,则越人易和;以害之为心,则父子离且怨。
出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宋代] 王安石
效小节者不能行大威,恶小耻者不能立荣名。
出自《战国策·齐六·燕攻齐取七十余城》[宋代] 王安石
望望不见君,连山起烟雾。
出自《金乡送韦八之西京》[宋代] 王安石
知人既以为难,自知诚亦不易。
出自《贞观政要·卷三·论择官》[宋代] 王安石
夫子何为者,栖栖一代中。
出自《经邹鲁祭孔子而叹之》[宋代] 王安石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出自《焦山望寥山》[宋代] 王安石
霜降碧天静,秋事促西风。
出自《水调歌头·九月望日与客习射西园余偶病不能射》[宋代] 王安石
苕之华,其叶青青。
出自《小雅·苕之华》[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