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示杨德逢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时间:2024-11-16

我行其野,春日迟迟。

有苑者柳,在水之湄。

有鸣仓庚,岂曰不时。

求其友声,颉之颃之。

嗟我怀人,何日忘之。

六日不檐,方何为期。

期逝不至,我心西悲。

跂予望之,其室则迩。

一者之来,我心则喜。

我之怀矣,升彼虚矣。

爱而不见,云何吁矣。

示杨德逢

诗词赏析

《示杨德逢》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在郊野忙行驶,春日缓行天宇。

有苑的柳,就在水草交接的地方。

有叫黄鹂,难道真不识时务。

求他朋友的声音,上上下下来回转。

唉我怀人,什么时候能忘掉。

六天没有屋檐,几时才能回家来。

一逝不到,我的心向往西方好伤悲。

企望看到的,两家房屋虽接近。

一人的来,我的心里乐悠悠。

我之怀了,登上那些空了。

爱而不见,多么令人忧愁呦。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作者千古名句

雁声远过潇湘去,十二楼中月自明。

出自《瑶瑟怨》[宋代] 王安石

起舞徘徊风露下,今夕不知何夕。

出自《念奴娇·中秋》[宋代] 王安石

圣人之为治也,刑人无国位,戮人无官任。

出自《商君书·算地》[宋代] 王安石

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

出自《墨子·15章 兼爱(中)》[宋代] 王安石

叶润林塘密,衣干枕席清。

出自《水槛遣心二首》[宋代] 王安石

叙情怨,则郁伊而易感

出自《文心雕龙·辨骚》[宋代] 王安石

黄河与函谷,四海通舟车。

出自《观大散关图有感》[宋代] 王安石

范蠡常好之,庐山我心也。

出自《送张舍人佐江州同薛璩十韵》[宋代] 王安石

幅巾藜杖北城头,卷地西风满眼愁。

出自《秋晚登城北门》[宋代] 王安石

绿槐烟柳长亭路,恨匆忙分离去。

出自《青玉案·绿槐烟柳长亭路》[宋代] 王安石

《示杨德逢-头宋代尾-头王安石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