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以丧归,君至因谪徙。
苍黄忧患中,邂逅遇於此。
去年服初除,听赦相助喜。
看君数归月,但屈两三指。
茫然冬更秋,一笑非愿始。
篮舆杨柳下,明月芙蕖水。
僮饥屡闚门,客罢方隐几。
是非评众诗,成败断前史。
时时对奕石,漫浪争生死。
送迎皆幅巾,设食但陈米。
亦曾戏篇章,挥翰疾蒿矢。
君豪才有余,我老惫先止。
东城景阳陌,南望长干紫。
欲斸三亩蔬,於焉寄残齿。
经过计後日,唱和犹在耳。
新恩忽舍我,欣怅生彼己。
江湖北风帆,捩柂即千里。
相逢知何时,莫惜缣与纸。
《送董伯懿归吉州》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我来把尸体送回国,你到通过流放。
仓皇忧患中,偶然遇到在这。
去年服装最初任,听赦免协助高兴。
看你几回月,但屈两三指。
茫然冬季再秋天,一个微笑不是愿意开始。
竹轿杨柳树下,明月芙蕖水。
僮发生多次闚门,客人走后才隐几。
是不是很多诗评,成败断前史。
时时对奕石,随随便便争生与死。
迎送都戴着头巾,准备食物只是陈述米。
也曾经开玩笑文章,文翰病蒿箭。
您豪才有我,我年老疲惫先停。
东城景阳陌,南望长干紫。
想斸三亩蔬菜,在他寄残齿。
经过计算以后,唱和还在罢了。
新恩忽然丢下我,很高兴我生他自己。
长江湖北风帆,捩船尾就是千里。
相逢知道什么时候,没有珍惜细绢和纸。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去万余里,各在天一涯。
出自《行行重行行的》[宋代] 王安石
混沌初开,乾坤始奠。
出自《幼学琼林·卷一·天文》[宋代] 王安石
相逢旅馆意多违,暮雪初晴候雁飞。
出自《送李少府时在客舍作》[宋代] 王安石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出自《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墨竹图题诗》[宋代] 王安石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出自《鸟鸣涧》[宋代] 王安石
洞庭西望楚江分,水尽南天不见云。
出自《陪族叔刑部侍郎晔及中书贾舍人至游洞庭五首》[宋代] 王安石
圣人不贵尺之壁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也。
出自《淮南子·原道训》[宋代] 王安石
丹砂成黄金,骑龙飞上太清家,云愁海思令人嗟。
出自《飞龙引二首·其一》[宋代] 王安石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出自《春望》[宋代] 王安石
等闲妨了绣功夫,笑问鸳鸯两字、怎生书?
出自《南歌子·凤髻金泥带》[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