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时间:2024-11-16

玉册上鸿名,犹残警跸声。

忽辞千岁祝,虚卜五年征。

羽卫悲哀送,山陵指顾成。

讴歌归圣子,世孝在持盈。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

诗词赏析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玉册上大名,还残警戒声。

忽然向千年祝,空卜五年征。

仪仗悲哀送,陵墓指着顾成。

讴歌归于圣子,世上孝在持盈。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关诗句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宋代] 王安石

御气方尊极,乘云已泬寥。

衣冠万国会,陵寝百神朝。

夏鼎传归启,虞羹想见尧。

谁当授椽笔,论德在琼瑶。

作者千古名句

万里无人收白骨,家家城下招魂葬。

出自《征妇怨》[宋代] 王安石

贪多嚼不烂

出自《红楼梦·第九回》[宋代] 王安石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出自《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宋代] 王安石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出自《江楼旧感 / 江楼感旧》[宋代] 王安石

殚竭心力终为子,可怜天下父母心!

出自《祝父母诗的》[宋代] 王安石

将你从前与我心,付与他人可。

出自《卜算子·赠妓》[宋代] 王安石

柳垂江上影,梅谢雪中枝。

出自《临江仙·身外闲愁空满》[宋代] 王安石

欲买桂花同载酒,终不似,少年游。

出自《唐多令·芦叶满汀洲》[宋代] 王安石

惟人参之,性灵所锺,是谓三才。

出自《文心雕龙·原道》[宋代] 王安石

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

出自《》[宋代] 王安石

《英宗皇帝挽辞二首-头宋代尾-头王安石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