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子所养,子肥父母充。
欲富搉其子,惜哉术之穷。
霸者擅一方,窘彼足自丰。
四海皆吾家,奈何不知农。
《寓言六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父母子女的成长,儿子肥父母充当。
想富商榷他的儿子,可惜方法的研究。
霸的任意一方,他们可以从丰窘迫。
四海都我的家,为什么不知道农民。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寓言六首》[宋代] 王安石
好乐世所共,欲禁安能舍。
孰能开其淫,要在习以雅。
敺人必如己,墨子见何寡。
惜哉後世音,至美不如野。
《寓言六首》[宋代] 王安石
明者好自蔽,况乃知我匹。
每行悔其然,所见定万一。
不求攻尔短,欲议世之失。
耘而舍其田,辛苦亦何实。
《寓言六首》[宋代] 王安石
始就诗赋科,雕镌久才成。
一朝复弃之,刀笔事刑名。
中材蔽末学,斯道苦难明。
忽贵不自期,何施就升平。
《寓言六首》[宋代] 王安石
瞢瞢俗所共,察察与世违。
违世有百善,一疵恶皆归。
就求无所得,犹以好名讥。
彼哉负且乘,能使正日微。
《寓言六首》[宋代] 王安石
小夫谨利害,不讲义与仁。
读书疑夷齐,古岂有此人。
其才一莛芒,所欲势万钧。
求多卒自困,余祸及生民。
高或入于虚,华或入于浮,而虚浮之士,究难指为高华。
出自《围炉夜话·第一一o则》[宋代] 王安石
祀事孔明,先祖是皇。
出自《信南山的》[宋代] 王安石
父子竭力山成玉,弟兄同心土变金。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王安石
老圃好栽培,菊花五月开。
出自《菩萨蛮·端午日咏盆中菊》[宋代] 王安石
浩浩终不息,乃知东极临。
出自《长江二首》[宋代] 王安石
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
出自《寒食野望吟》[宋代] 王安石
君子以成德为行,日可见之行也。
出自《》[宋代] 王安石
言美则响美,言恶则响恶
出自《列子·说符》[宋代] 王安石
理国要道,在于公平正直
出自《贞观政要·卷五·论公平》[宋代] 王安石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
出自《点绛唇·感兴》[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