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邂逅府东偏,手得新蒲每共编。
采石偶耕垂百日,青溪并钓亦三年。
君才有用方求禄,我志无成稍问田。
一笑欲论心迹事,白头相就且欹眠。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金陵邂逅府东部,手得到新蒲每次一起编。
采石耕将近一百天,青溪都钓也三年。
你才干有用方法求取俸禄,我志不成稍微问田。
一笑想谈谈心事情,白头互相靠近并欹眠。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次韵酬邓子仪二首》[宋代] 王安石
清溪相值各青春,老去临流辄损神。
事事只随波浪去,年年空得鬓毛新。
论心未忍遗横目,干世还忧近逆鳞。
嘉句感君邀我厚,自嗟才不异常人。
欲多伤神,财多累心!
出自《增广贤文·下集》[宋代] 王安石
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出自《无题·来是空言去绝踪》[宋代] 王安石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出自《伶官传序》[宋代] 王安石
一声声,一更更。
出自《长相思·雨》[宋代] 王安石
燕子归来愁不语。旧巢无觅处。
出自《谒金门·花过雨》[宋代] 王安石
安居乐业,长养子孙,天下晏然,皆归心于我矣。
出自《后汉书·列传·王充王符仲长统列传》[宋代] 王安石
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一》[宋代] 王安石
暗凝伫。近重阳、满城风雨。
出自《扫花游·九日怀归》[宋代] 王安石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言节侯,则披文而见时。
出自《文心雕龙·辨骚》[宋代] 王安石
蚕桑能几许,衣服常着新。
出自《将归旧山留别孟郊》[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