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秋三五月。
今秋还照梁。
今春兰蕙草。
来春复吐芳。
悲哉人道异。
一谢永销亡。
帘屏既毁撤。
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虚座。
孤帐覆空床。
万事无不尽。
徒令存者伤。
《悼亡诗》沈约 翻译、赏析和诗意
去年秋季三个月。
今年秋季回去照梁。
今年春季兰花蕙草。
来年春天再吐芬芳。
悲哉人方法不同。
一谢永远销亡。
帘屏已经拆除。
帷席更施张。
游尘掩空座位。
孤帐倒空床。
万事无不尽。
只能让活着的人伤。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沈约,南北朝人。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宋、齐、梁朝时期)文学家、史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
沈约是齐、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颙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为茅止生作悼亡诗(二首)》[南北朝] 沈约
心惟结遐想,孤坐黯无言。
误听滴花露,疑归清夜魂。
也知伊岂在,终是我难谖。
短袖残灯下,浑教污泪痕。
《为茅止生作悼亡诗(二首)》[南北朝] 沈约
忆汝立向晚,惊心月又明。
忍从今独见,曾照昔同行。
孤枕苦难即,空闺寒自生。
含情应不寐,到晓只盈盈。
¤
《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南北朝] 沈约
仙籍人间不久留,片时已过十经秋。
鸳鸯帐下香犹暖,鹦鹉笼中语未休。
朝露缀花如脸恨,晚风欹柳似眉愁。
彩云一去无消息,潘岳多情欲白头。
一枝月桂和烟秀,万树江桃带雨红。
且醉尊前休怅望,古来悲乐与今同。
《见元九悼亡诗,因以此寄》[南北朝] 沈约
夜泪暗销明月幌,春肠遥断牡丹庭。
人间此病治无药,唯有楞伽四卷经。
《答谢家最小偏怜女(感元九悼亡诗,因为代答三首)》[南北朝] 沈约
嫁得梁鸿六七年,耽书爱酒日高眠。
雨荒春圃唯生草,雪压朝厨未有烟。
身病忧来缘女少,家贫忘却为夫贤。
谁知厚俸今无分,枉向秋风吹纸钱。
《悼亡诗三首》[南北朝] 沈约
荏苒冬春谢,寒暑忽流易。
之子归穷泉,重壤永幽隔。
私怀谁克从,淹留亦何益。
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庐思其人,入室想所历。
帏屏无髣髴,翰墨有馀迹。
流芳未及歇,遗挂犹在壁。
怅恍如或存,回惶忡惊惕。
如彼翰林鸟,双栖一朝只。
如彼游川鱼,比目中路析。
春风缘隙来,晨霤承檐滴。
寝息何时忘,沈忧日盈积。
庶几有时衰,庄缶犹可击。
皎皎窗中月,照我室南端。
清商应秋至,溽暑随节阑。
凛凛凉风升,始觉夏衾单。
岂曰无重纩,谁与同岁寒。
岁寒无与同,朗月何胧胧。
展转盻枕席,长簟竟床空。
床空委清尘,室虚来悲风。
独无李氏灵,髣髴覩尔容。
抚衿长叹息,不觉涕沾胸。
沾胸安能已,悲怀从中起。
寝兴目存形,遗音犹在耳。
上惭东门吴,下愧蒙庄子。
赋诗欲言志,此志难具纪。
命也可奈何,长戚自令鄙。
曜灵运天机,四节代迁逝。
凄凄朝露凝,烈烈夕风厉。
奈何悼淑俪,仪容永潜翳。
念此如昨日,谁知已卒岁。
改服从朝政,哀心寄私制。
茵帱张故房,朔望临尔祭。
尔祭讵几时,朔望忽复尽。
衾裳一毁撤,千载不复引。
亹亹朞月周,戚戚弥相愍。
悲怀感物来,泣涕应情陨。
驾言陟东阜,望坟思纡轸。
徘徊墟墓间,欲去复不忍。
徘徊不忍去,徙倚步踟蹰。
落叶委埏侧,枯荄带坟隅。
孤魂独茕茕,安知灵与无。
投心遵朝命,挥涕强就车。
谁谓帝宫远,路极悲有余。
闲梦江南梅熟日,夜船吹笛雨萧萧。
出自《梦江南·兰烬落》[南北朝] 沈约
书有末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出自《格言联璧·持躬类》[南北朝] 沈约
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出自《满江红·喜遇重阳》[南北朝] 沈约
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出自《卖花声·怀古》[南北朝] 沈约
檐前数片无人扫,又得书窗一夜明。
出自《霁雪 / 韩舍人书窗残雪》[南北朝] 沈约
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出自《西上辞母坟》[南北朝] 沈约
与客携壶上翠微,江涵秋影雁初飞,尘世难逢开口笑,年少,菊花须插满头归。
出自《定风波·重阳》[南北朝] 沈约
金钩细,丝纶慢卷,牵动一潭星。
出自《满庭芳·红蓼花繁》[南北朝] 沈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出自《和董传留别》[南北朝] 沈约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出自《》[南北朝] 沈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