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来风去岂尝要,随分铿锵与寂寥。
不似人间古锺磬,从来文饰到今朝。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风吹来的风去哪里要,随着分铿锵和寂寥。
不似人间古代钟磬,从来修饰到今天。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系身高处本无心,万窍鸣时有玉音。
欲作镆耶为物使,知君能笑不祥金。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南风屋角响萧萧,白日帘垂坐寂寥。
爱此宫商有真意,与君倾耳尽今朝。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风铁相敲固可鸣,朔兵行夜响行营。
如何清世容高卧,翻作幽窗枕上声。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万物能鸣为不平,世间歌哭两营营。
君知此物心何欲,自信天机自有声。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帘幕无风起泬寥,谁悲精铁任飘飘。
随商应角知无意,不待歌成韵已消。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屋山终日信飘飘,似与幽人破寂寥。
为有机心须强聒,直教悬解始声消。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宋代] 王安石
疏铁檐间挂作琴,清风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问无真意,向道从来不博金。
《和崔公度家风琴八首008》[宋代] 王安石
疏铁檐间挂作琴,清风才到遽成音。
伊人欲问无真意,向道从来不博金。
颠沛之揭,枝叶未有害,本实先拨。
出自《荡》[宋代] 王安石
求粉饰于耳目易,求无愧于隐微难。
出自《小窗幽记·集法篇》[宋代] 王安石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出自《哭晁卿衡》[宋代] 王安石
酒后竞风采,三杯弄宝刀。
出自《白马篇》[宋代] 王安石
汉家旌帜满阴山,不遣胡儿匹马还。
出自《塞上曲二首·其二》[宋代] 王安石
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出自《菜根谭·概论》[宋代] 王安石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出自《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宋代] 王安石
古今来许多世家,无非积德。天地间第一人品,还是读书。
出自《》[宋代] 王安石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出自《踏莎行·候馆梅残》[宋代] 王安石
君子不镜于水,而镜于人。镜于水,见面之容;镜于人,则知吉与凶。
出自《》[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