檐日阴阴转,床风细细吹。
翛然残午梦,何许一黄鹂。
《午睡》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屋檐天阴阴转,床风细细吹。
无拘无束地残午梦,为什么许一黄鹂。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午睡玛瑙起赴寿星浴》[宋代] 王安石
达人心镜明,直道略委折。
重来犬不惊,到家蝉声咽。
君吟有造化,我唱无生灭。
法界即大都,山川几回别。
《赋宫人午睡》[宋代] 王安石
御手指婵娟,青春白昼眠。
粉匀香汗湿,髻压翠云偏。
柳妒眉间绿,桃嫌脸上鲜。
梦魂何处是,应绕帝王边。
《午睡》[宋代] 王安石
梅黄雨足喜初晴,投枕华胥梦已成。
帐底香云凝未散,手中书卷堕无声。
簟纹似水飞蝇避,鼻息如雷稚子惊。
痴腹便便竟何有?已将嘲弄付诸生。
《午睡》[宋代] 王安石
风霜践残岁,我乃羁旅人。
如何得一室,床敷暖如春。
午枕挟小醉,鼻息撼四邻。
心安了无梦,一扫想与因。
逡巡起*面,览镜正幅巾。
聊呼蟹眼汤,瀹我玉色尘。
《午睡》[宋代] 王安石
槐楸阴里绿窗开,天与先生作睡媒。
流汗未乾衣上雨,大声已发鼻端雷。
枕镌松石分琴荐,簟织风漪取笛材。
却起岸巾看汲井,人间车马正氛埃。
《午睡初起》[宋代] 王安石
舍中未报压新醅,闲弄流尘槲叶杯。
得醉固佳醒亦好,了无一事到灵台。
《午睡初起》[宋代] 王安石
曲腰桑上午鸡鸣,喔喔还如报五更。
睡起展书摩病眼,油窗喜对夕阳明。
《明日午睡至暮复次前韵》[宋代] 王安石
酒力醺然入四支,华胥税驾不应迟。
残年已觉衰难强,万事无如睡不知。
幸有琴书供枕藉,安能冠带更支持。
红炉过尽灰如雪,独守青灯坐画诗。
见机而作,不俟终日
出自《后汉书·列传·文苑列传下》[宋代] 王安石
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
出自《孟子·尽心章句上·第二十六节》[宋代] 王安石
教亦多术矣,予不屑之教诲也者,是亦教诲之而已矣。
出自《孟子·告子章句下·第十六节》[宋代] 王安石
星依云渚溅溅,露零玉液涓涓,宝砌哀兰剪剪。
出自《天净沙·星依云渚溅溅》[宋代] 王安石
寒衣针线密,家信墨痕新。
出自《岁暮到家 / 岁末到家》[宋代] 王安石
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
出自《秋雨夜眠》[宋代] 王安石
责其所难,则其易者不劳而正;补其所短,则其长者不劝而遂。
出自《资治通鉴·汉纪二十》[宋代] 王安石
柳条百尺拂银塘,且莫深青只浅黄。
出自《新柳》[宋代] 王安石
桃花坞裏桃花庵,桃花庵裏桃花仙。
出自《桃花庵歌》[宋代] 王安石
命由我作,福自己求。
出自《了凡四训·立命之学》[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