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阳杀三人,每辄不忍视。
亦云食君食,报礼当如此。
波澜吹九州,金石安得止。
永怀南山阿,慷慨中夜起。
《杂咏三首》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商阳杀死三人,每次都不忍心看。
也说吃你吃,报礼应当这样。
波澜吹九州,金石怎么能停止。
怀念南山阿,慷慨半夜起来。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江上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君山残雪点汀洲,黄浦微茫失远流。
犹有幽人徐酉望,洞箫一曲出江楼。
《江上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河豚雪后春还浅,刀鲚风来水已波。
携酒江边吹笛坐,那山今日出云多。
《江上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杏花淡淡柳丝丝,画舸春江听雨时。
渐卷鹤洲江色紫,沙鸥睡着不曾知。
《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先生善鼓瑟,齐国好吹竽。
操竽入齐人,雅郑亦复殊。
岂不得禄赐,归卧自郗歔。
寥寥朱丝弦,老矣谁与娱。
《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怀王自堕马,贾傅至死悲。
古人事一职,岂敢苟然为。
哭死非为生,吾心良不欺。
滔滔声利间,绛灌亦何知。
《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乐羊振归旅,光艳充国都。
矜心激盛气,奮若长虹舒。
君王劳军罢,为出一箧书。
避席再拜跪,功非臣所图。
不待一盈箧,寸书已有馀。
成功在主君,斯语不可诬。
《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金炉焚蕙荃,香播蕙已灰。
郁馥诚可贵,无乃为蕙灾。
上瓦编翠烟,下礎挺沈质。
所用不必同,相济所宫室。
《杂咏三首》[宋代] 王安石
有客款我庐,念我衰暮齿。
自言上真书,有药名不死。
黄金乃能化,白发安足治。
谓我刀圭馀,已足度年纪。
驱还扶桑面,黄昏付蒙汜。
主人诡谢客,吾生本尘滓。
少来诵诗书,不识怪神理。
惊闻河汉言,浩然弗知涘。
今也病未能,异日从吾子。
背立盈盈故作羞,手挼梅蕊打肩头。
出自《鹧鸪天·离恨》[宋代] 王安石
将多兵众,不可以敌,使其自累,以杀其势。
出自《三十六计·败战计·连环计》[宋代] 王安石
欲速则不达
出自《》[宋代] 王安石
低花树映小妆楼,春入眉心两点愁。
出自《春词》[宋代] 王安石
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
出自《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宋代] 王安石
阑干风冷雪漫漫,惆怅无人把钓竿。
出自《钓雪亭》[宋代] 王安石
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出自《于长安归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 / 长安九日诗》[宋代] 王安石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出自《次北固山下》[宋代] 王安石
圣贤学问是一套,行王道必本天德;后世学问是两截,不修己只管治人。
出自《格言联璧·学问类》[宋代] 王安石
贫者士之常也,死者人之终也,处常得终,当何忧哉?
出自《列子·天瑞》[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