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古诗文 > 古诗
栏目

兼并

作者:王安石 宋代 时间:2024-11-16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人主擅操柄,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乃奸回。

奸回法有诛,势亦无自来。

后世始倒持,黔首遂难裁。

秦王不知此,更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尚有存者,欲言时所咍。

俗吏不知方,掊克乃为材。

俗儒不知变,兼并可无摧。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司与之争,民愈可怜哉。

兼并

诗词赏析

作于宋仁宗皇佑五年(1053)

这首诗的艺术性并不算高,但在当时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例如苏辙在晚年所写的《诗病五事》中将王安石《《兼并》王安石 古诗》视为“诗祸”,大加指责:“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即深疾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方其未得志也,为《《兼并》王安石 古诗》之诗,其诗曰……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至于今日,民遂大病,源其祸出于此诗。盖昔之诗病,未有若此酷者也。”《诗病五事》,苏辙撰《栾城集》,第1555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

《兼并》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三代子百姓,公私无异财。

君主控制操纵杆,如天持斗魁。

赋予皆自我,兼并是邪恶。

奸回法有被杀,形势也没有自己来。

后代开始倒着,百姓就难裁。

秦王不知道这,另筑怀清台。

礼义日已偷,圣经久堙埃。

法仍有存在的,要说当时所居。

俗吏不知道方,搜刮就当材料。

俗儒不知道变化,兼并可以不被摧毁。

利孔至百出,小人私阖开。

有关部门与之争,民众越来越可怜吗。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作者介绍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作者千古名句

岩中间虚宇,寂寞幽以玄。

出自《泰山吟》[宋代] 王安石

莫道蓝桥路远,行云中隔幽坊。

出自《风入松·为友人放琴客赋》[宋代] 王安石

先王圣化,布在方册,夫子风采,溢于格言。

出自《文心雕龙·征圣》[宋代] 王安石

犹怜惯去国,疑是梦还家。

出自《岁晚还京台望城阙成口号先赠交亲》[宋代] 王安石

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

出自《名都篇》[宋代] 王安石

情之所钟,虽丑不嫌。

出自《》[宋代] 王安石

相恨不如潮有信,相思始觉海非深。

出自《浪淘沙·借问江潮与海水》[宋代] 王安石

寒泉贮、绀壶渐暖,年事对、青灯惊换了。

出自《花犯·谢黄复庵除夜寄古梅枝》[宋代] 王安石

贫士之肠习黎苋,富人之口厌膏梁。

出自《幼学琼林·卷三·贫富》[宋代] 王安石

离人心上秋。

出自《唐多令·惜别》[宋代] 王安石

《兼并-头宋代尾-头王安石尾-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最新加入诗词

作者其他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