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
当时黮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
糟粕所传非粹美,丹青难写是精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读史》王安石 翻译、赏析和诗意
从古代功名也辛苦,行动最终还是要交给什么人。
当时蒙昧黑暗还是承认错误,世俗纷扰更以假乱真。
糟粕所传不是粹美,丹青难写这精神。
区区难道都推崇意,独守千秋纸上的灰尘。
注:以上翻译来自百度翻译
王安石,宋人。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贺新郎·读史》[宋代] 王安石
人猿相揖别。
只几个石头磨过,小儿时节。
铜铁炉中翻火焰,为问何时猜得?
不过几千寒热。
人世难逢开口笑,上疆场彼此弯弓月。
流遍了,郊原血。
一篇读罢头飞雪,但记得斑斑点点,几行陈迹。
五帝三皇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有多少风流人物?
盗跖庄蹻流誉后,更陈王奋起挥黄钺。
歌未竟,东方白。
《读史杂感》[宋代] 王安石
北寺谗成狱,西园贿拜官。
上书休讨贼,进爵在迎銮。
相国争开第,将军罢筑坛。
空余苏武节,流涕向长安。
《读史》[宋代] 王安石
晋室倾颓事莫当,鸡声啼起铁肝肠。
诸君漫洒新亭泪,好向中原识范阳!
《读史》[宋代] 王安石
巧哉吕相国,千金买名姬。
设计售子楚,自诧居货奇。
一死博富贵,大黠宁非痴。
人力信莫及,天道吾不欺。
《读史》[宋代] 王安石
一嘿尽知天下事,片言常得古人心。
千年成败兴衰迹,只向忠邪两路寻。
《读史》[宋代] 王安石
子房真男子,五世相韩国。
父死未及仕,不受暴秦辱。
家僮三百人,求客不顾族。
持说说项梁,立成宗社复。
梁亡羽不遣,事汉羽亦覆。
眇然一身微,两暴以足蹴。
由来蚤学礼,大义灭私欲。
俯仰既无愧,何须真辟谷。
遂令万世后,叹咏长不足。
《读史感兴》[宋代] 王安石
仙栖固多名,世但知蓬莱。
九州复九州,广大莫可该。
翩翩牧鹤童,巧笑如婴孩。
授我紫玄章,归路玉笛哀。
苍寒不可觅,但有清风来。
偪仄宁久居,浮生多尘浮。
《读史感兴》[宋代] 王安石
子胡讥神仙,仙人轻薄俗。
轩冕既非荣,刀锯况多辱。
惟能小万物,是以超五欲。
栖琼得轻安,镂玉记华馥。
一咏太始音,灵芝悟前夙。
小谪未可遗,裁书系鹤足。
近者不亲,无务求远
出自《墨子·02章 修身》[宋代] 王安石
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出自《蝶恋花·满地霜华浓似雪的》[宋代] 王安石
闲碾凤团消短梦,静看燕子垒新巢。
出自《浣溪沙·水涨鱼天拍柳桥》[宋代] 王安石
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
出自《惜余春·急雨收春》[宋代] 王安石
满街杨柳绿丝烟,画出清明二月天。
出自《丙辰年鄜州遇寒食城外醉吟五首》[宋代] 王安石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出自《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摘自清代曹雪芹的》[宋代] 王安石
闭门即是深山,读书随处净土。
出自《小窗幽记·集灵篇》[宋代] 王安石
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
出自《点绛唇·新月娟娟》[宋代] 王安石
渡口双双飞白鸟,烟袅,芦花深处隐渔歌。
出自《定风波·江水沉沉帆影过》[宋代] 王安石
身未升腾思退步,功成应忆去时言。只因先主丁宁后,星落秋风五丈原。
出自《三国演义·第三十八回》[宋代] 王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