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75发布时间:2023-11-05 10:36:02
气血拼音:qì xiě
1.中医学名词。指人体内的气和血。中医学认为气与血各有其不同作用而又相互依存﹐以营养脏器组织﹐维持生命活动。
2.气性。
3.精神﹐精力。参见“气血方刚”。
[qi and blood] 中医指人体内气和血的统称
气血俱动。——唐. 李朝威《柳毅传》
气血两虚
气血分词解释暄气的意思:1.暑气。2.指和暖之气。
含气的意思:1.含藏元气。2.含有气息。形容有生命者。亦特指人。
驻气的意思:犹屏息。
暑气的意思:盛夏时的热气。[summer heat] 盛夏的热气我们又热又渴,何不买些吃?也解暑气。——《水浒传》
怒气的意思:愤怒的情绪。[anger;fury;indignation;wrath;rage] 被激怒的情绪
营气的意思:中医指人体中饮食水谷化生的精气。
六气的意思:1.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指阴﹑阳﹑风﹑雨﹑晦﹑明。2.自然气候变化的六种现象。谓朝旦之气(朝霞)﹑日中之气(正阳)﹑日没之气(飞泉)﹑夜半之气(沆瀣)﹑天之气﹑地之气。3.谓好﹑恶﹑喜﹑怒﹑哀﹑乐六情。4.中医术语。或指寒﹑热﹑燥﹑湿﹑风﹑火六种症候。5.中医术语。或指人体内的精﹑气﹑津﹑液﹑血﹑脉﹐以其本为气所化﹐故名。见《灵枢经.决气》。
阴气的意思:1.寒气﹐肃杀之气。2.旧指所谓女人之气。
妖气的意思:1.妖异之气。2.迷信谓人受妖邪蛊惑呈现的气色。
懈气的意思:放松懈怠。[slacken one’s efforts] 放松懈怠
可气的意思:使人生气。(1)[annoying]令人生气真可气(2) 值得生气,应该生气
泣血的意思:1.无声痛哭,泪如血涌。一说,泪尽血出。形容极度悲伤。2.指因极度悲痛而无声哭泣时流出的眼泪。
迸气的意思:犹屏气。迸,通“屏”。
勇气的意思:①勇往直前的气魄:夫战,勇气也。②敢想敢干毫不畏惧的气概:藐视困难的勇气|廉颇以勇气闻于诸侯。
昂气的意思:犹志气。
名词:
表示人或事物以及时间、方位等的词。多数汉语名词有同数词、量词组合的功能,而一般不同副词组合,在句子中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气性:
1.人秉受的气和生命。
2.气质;性情。
3.指动物的性子﹑威力。
4.特指容易生气或生气后一时不易消除的脾气。
脏器:
指胃﹑肠﹑肝﹑脾等内脏器官。
不同:
1.不相同;不一样。
2.不同意。
3.不和。
1、凡人各殊气血,异筋骨。心有疏密,手有巧拙,书之好丑,在于心手。
2、休息取调节气血,不必成寐;读书取畅适性灵,不必终卷。
3、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4、高年之人,真气耗竭,五脏衰弱,全仰饮食以资气血。若生冷无节,饥饱失宜,调停无度,动成疾患。
5、人身不过表里,气血不过虚实。李时珍
6、久坐不动,会导致气血不畅,使肌肉松弛,弹性降低,下肢酸胀,倦怠乏力,重则还会影响到血液循环。适当抖抖腿可以促进静脉血液流动,让血液回流加快,酸胀感和疲劳感也就得以缓解。另外还有瘦身的作用。
7、深秋来临霜降天,时令养生要牢记!霜降后人体气血开始收敛,食用栗子尤为适宜,栗子性味甘温,具有养胃健脾,活血强身,提神醒脑之功。
8、气血亏损、身体虚弱则寒从内生,表外则面色苍白、肤色粗糙、四肢冰凉、少汗甚无汗顾阴阳失衡所为。
9、气血胸的病人主要以插入胸管来治疗,但有时胸管会被放置到不正确的位置。
10、蔬果养生三字经:气血虚,吃荔枝。葡萄甜,补血源。要润肤,樱桃补。常吃枣,不显老。燕麦汤,皮肤光。萝卜汤,治胃胀。洋葱好,防流脑。吃芝麻,养头发。要安神,吃枣仁。吃山药,益补脾。吃百合,益补肺。要健脑,吃核桃。吃苹果,益补肾。吃鲜桃,益五脏。愿健康!
11、打打太极,心气平和;跑跑长跑,气血通畅;扭扭秧歌,心情舒坦;动动腿脚,身强体健。全民健身日,愿你炼出健康体魄,幸福一生!
11、(在线造句词典)祝您造句快乐,天天进步!
12、圣旨到:大寒已至,新年初始,需活动拇指。令你多发短信至亲朋好友以通经脉、暖气血,此乃利国民身心健康之大计也。不奉旨行事者,遂收手机。钦此!
13、立春到,健康看牢:饮饮花茶,调理身体;多吃韭菜,养养肝脾;做做运动,调节气血;踏青远足,保持心情;注意卫生,健康如意。祝立春快乐!
14、痰浊为有形之邪,可随气机流窜全身无处不到,流注于经络则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甚则半身不遂。
15、每天万步走,活到九十九;睡前泡泡脚,瞌睡睡得着;梳头百余下,精神顶呱呱;经常抚摩腹,胃肠不滞阻;散步捶后腰,气血往上飙。祝你健康!
16、片片落叶舞晚秋,牵挂涌上心头。适时进补,健康无忧。山药配枸杞熬粥,延年益寿。藕能润燥补肺,小米补气血。黑木耳配银耳,滋阴补肾。多保重,朋友!
17、全心补一冬,来年无病痛,烧碗萝卜排骨汤,加点佐料加上姜,疏通经络补营养,调和气血能壮阳,快乐舒心又健康。
18、各种原因导致血液不循于脉络而行或血行缓慢,形成血瘀,血瘀内阻于脑络则发为中风,血瘀阻于四肢经脉,气血运行不畅,则可见半身不遂等症状。
19、痰淤之为病,全身各部均可出现,与五脏之病均有关系,停滞于经络则经络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出现肢体麻木,甚至半身不遂。
20、中医学术发展源远流长,百家争鸣,但仍有部分学术问题隐晦不明,多有文章论述十二经脉之循行规律,鲜有文章详细论述十二经之气血运行始自手太阴肺经。
21、惊蛰节气到,向你问声好,大地万物苏,春天已来到,天干易上火,多吃青菜水萝卜,养肝养脾气血畅,润喉润肺心情爽。
22、中风恢复期后遗半身不遂,多为气滞血瘀,脉络痹阻,风痰流窜经络,气血不能营养肢体所致,治以活血化瘀与补气通络之品同用。
23、指出暴怒伤肝,肝失调达而致肝气上逆,血随气逆于上,气血上郁以致脏腑经络之气阻绝不通,诸窍不利而发生突然昏厥,不省人事,或出现筋脉弛缓不收,肢体不能随意运动等症。
24、女人健康指南:不吸烟,少饮酒,保持青春不晚睡;喝红茶,吃香蕉,碳酸饮料要远离;食红枣,八宝粥,调节气血又养胃;不怕胖,不求瘦,顺其自然要记住。
25、春季运动不可少,记住三点很重要:户外经常去散步,促进消化有帮助;开阔之地放风筝,疏通经络好精神;平时多做健美操,调和气血体型好。
55位用户关注
26位用户关注
12位用户关注
64位用户关注
93位用户关注
43位用户关注
51位用户关注
96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