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18发布时间:2022-02-22 19:50:02
道官拼音:dào guān
行官的意思:1.唐代官名。称受上官差遣,往来四方干办公事者。2.指主持事务的仆臣。唐杜甫有《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一作刈)稻》两诗。仇兆鳌注:“朱注:行官是行田者。”施鸿保《读杜诗说》:“《秋行官张望督促东渚耗稻》诗云‘督促’,亦可见主管田事;称为家臣,以别于家僮。”
素官的意思:无实权的清闲官职。
秩官的意思:1.常设之官。2.记载周代有关常任官制的图书。
虏官的意思:古时蜀人对北人仕蜀者的贬称。
倍道的意思:〈书〉兼程。[travel at double speed;travel day and night] 兼程而行;指一日走两日的路程司马懿倍道而行,八日已到 新城。——《三国演义》
真官的意思:仙人而有官职者。亦指道士。
积官的意思:谓累积官衔和爵位。
修道的意思:1.犹行道,谓实践某种原则或思想。2.特指道家修炼以求成仙。3.指学习﹑实行宗教教义。4.遵循某种原则﹑规律。
柔道的意思:亦称“柔术”。两人徒手、赤足、着柔道服,在草席上进行比赛的运动项目。以把对手摔倒,或使对手的背着地达30秒钟者为胜,也可拿住对手肘关节或绞住对手颈动脉,迫使其认输。比赛按体重分级别进行。[soft approach] 起源于日本的一项体育运动。二人徒手相搏,类似摔跤
散官的意思:有官名而无固定职事之官。与职事官相对而言。汉制﹐朝廷对大僚重臣于本官之外加赐名号﹐而实无官守。魏﹑晋﹑南北朝因之。隋代始定散官之制。唐﹑宋﹑金﹑元因之。文散官有开府仪同三司﹑特进﹑光禄大夫等;武散官有骠骑将军﹑辅国将军﹑镇国将军等。其品秩之高下﹐待遇之厚薄﹐各代不一。
涉道的意思:登程。
漫道的意思:莫说,不要讲。
粗官的意思:指武官。唐代重内轻外,凡不历台省便出任节镇者,人称粗官。
西道的意思:1.西边的路。2.指西部。
昏官的意思:昏庸的官吏。
道教:
1.道德教化。
2.我国主要宗教之一,东汉张道陵根据传统的民间信仰而创立,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奉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为教祖。初时,入道者须交五斗米,故又称“五斗米道”。金元以后分正一﹑全真二派。
3.指佛教。
僧道:
僧人与道士。
之官:
上任;前往任所。
● 官guān ㄍㄨㄤˉ
◎ 在政府担任职务的人:官吏。官僚。官邸。官腔。官署。官厅。官爵。
◎ 属于国家的或公家的:官办。官费。官方。官府。
◎ 生物体上有特定机能的部分:感官。器官。五官。官能。
◎ 姓。
● 道dào ㄉㄠˋ
◎ 路,方向,途径:道路。铁道。志同道合。
◎ 指法则、规律:道理。道德。道义。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 学术或宗教的思想体系:道学。传道。修道。
◎ 方法,办法,技术:门道。医道。
◎ 指“道家”(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老聃和庄周)
◎ 指“道教”(中国主要宗教之一,创立于东汉):道观(guàn )。道士。道姑。道行(háng )(僧道修行的功夫,喻技能和本领)。
◎ 指某些反动迷信组织:会道门。一贯道。
◎ 说,讲:道白。常言道。能说会道。
◎ 用语言表示情意:道喜。道歉。道谢。
◎ 线条:铅笔道儿。
◎ 中国历史上行政区域的名称。唐代相当于现在的省,清代和民国初年在省以下设“道”。
◎ 某些国家行政区域的名称。
◎ 量词:一道大河。两道门。上三道漆。
◎ 计量单位,“忽米”的通称。
61位用户关注
20位用户关注
52位用户关注
54位用户关注
88位用户关注
75位用户关注
81位用户关注
34位用户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