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强识的近义词:博闻强志、博闻强记、博学多才、博古通今、博览群书、博学多闻、见多识广
拼音:bówénqiángzhì
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详细解释:
1.【解释】: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
2.【出自】:《荀子·解蔽》:“博闻强志,不合王制,君子贱之。”《礼记·曲礼上》:“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谓之君子。”《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3.【示例】: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的学者。
4.【语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用于称颂人
句子: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博闻强识:闻:见闻。形容知识丰富,记忆力强。(1) [have wide learning and a retentive memory] 识:记忆。闻,学识。见闻广博,记忆力强博闻强识而让,敦善行而不怠。——《礼记.典礼上》(2) 亦作“博闻强志”博闻强志,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史记.屈原贾生列传》
1) 这本书的作者一定是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2) 清代颜元,是一位博闻强识的学者。
3) 他博闻强识,是一位难得的人才。
4) 诸葛亮胸藏百汇,博闻强识,善于筹划,善于分析,见微知著,在隆中就已经定下了三分天下之计。
5) 李教授是个博闻强识的人。
6)博闻强识4级智力4可学看技巧书能获得额吐矣闽技巧点,看杂志的效不雅观持续时刻加倍。
7) 他是一个博闻强识的人,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8) 奥斯卡:主食部分,热情友好又博闻强识的服务生为我推荐了扒三文鱼配土豆泥和香葱柠檬黄油汁。
9) 家芸小姐真是博闻强识,对这等野史也了若指掌。
10) 太傅不但一身武学修为高深,而且博闻强识,见识广博,或许太傅会知道的。
11) 在299班班刊中,同学们生动描绘:历史老师博闻强识,纵横捭阖;政治老师经世致用,注重实际;数学老师思维理性,脚踏实地;英语老师洋文飘洒,青春激扬……
12) 杂学宗弟子,本来就以‘博闻强识’著称,你也可以多选一些功法武技。
13) 征博闻强识,士和钩深致远,吾弗逮已。
14) 李逸虽然博闻强识,博览古今,但是,还无法解释这一现象,好的是,这一切都是在空间戒指当中发生的,别人并不知道。
15) 屈平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
16) 哈哈,戴老师久在江湖,博闻强识,日后你我可以与他多走动走动,想必大有裨益。
17) 换上心后才发现,原来此心博闻强识、还有通天彻地之能。
18) 老汉博闻强识,这一番话,也让吴飞大概了解到这个世界的概况。
19) 那孔林也算是满腹经纶,博闻强识,两人相谈甚欢,大有相见恨晚之意,促膝而谈,直至深夜,方才歇息。
20) 作家、文学研究家、翻译家钱钟书先生向来以博闻强识的能力为人所钦佩,然而这也不是与生俱来的天赋,而是笔头上记出来的本事。
学博: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浩博:非常多;丰富:征引浩博。
轻强:轻健。
神识:1.器局识见;精神智慧。2.神志;精神意识。3.神魂。
学识:学术上的知识和修养:陶行知先生学识渊博,道德高尚。[knowledge;scholarship] 学问知识
学识渊博:指学识深而且广。
理性认识:认识的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分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整理和改造,形成概念、判断、推理。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飞跃,它反映事物的全体、本质和内部联系。
质强:质朴坚强。
沈识:1.深识。指高明的见解。2.指见识深远。
清闻:犹清名。
理识:1.为政之见识﹑见解。2.犹理睬。
沉博绝丽:沉:深长;博:渊博。指文章的含义深远,内容渊博,文辞美妙。
渊博:学识深广:学问渊博|他博览群书,知识渊博。
琐闻:琐碎的传闻或新闻。[scrap of information;bits of news] 琐碎的传闻或新闻
贪强:贪婪而强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