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院:古代教育机构。始于唐代。原为修书、校书、藏书之所书院
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起源于奴隶社学校
学塾:1.私塾。学塾
私塾:中国旧时私人开办的学校。有塾师自办的学馆,有地主私塾
黉舍:1.校舍。亦借指学校。黉舍
学宫:1.学校。 2.旧指各府县的孔庙。为儒学教官的学宫
两级师范学堂:词典解释:清末创办的含有初级和优级两级的师范学校。初级培养小学堂教员,修业五年。附设简易科,修业一年或半年。优级培养初级师范学堂和中学堂的教员与管理员,修业公共科一年,本科三年。辛亥革命后初级师范学堂改为师范学校,优级师范学堂改为高等师范学校。
大学堂:清末创办新制学校时称大学为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1898年创立于北京。为戊戌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宗旨是“广育人才,讲求时务”。初时仅办诗、书、易、礼四堂及春秋两堂,与旧时书院无异。1900年停办。1902年复校,设预备科(分政、艺两科)、速成科(分仕学、师范两馆)。1903年增设进士科、译学馆(同文馆归入后改办)及医学实业馆。1907年又增设博物品实习科。1910年正式开办分科大学,设经、法、文、格致、农、工、商七科。1912年改为北京大学。
洋学堂:旧指始于近代的新式学校。词语意思:学校: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系统教育的机构。起源于奴隶社会。中国古代的学校称为庠、序、学、校。在开始产生时不都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而兼为习射、养老的场所。以后的学校一般称为学。1902年《钦定学堂章程》中称为学堂,1912年的学制中改称为学校。新式:1.新出现的式样。2.新型。近代:①过去距离现代较近的时代,在我国历史分期上多指十九世纪中叶到五四运动之间的时期。②指资本主义时代。
学堂:1.学校的旧称。2.命相家术语,指人面近于耳门之前处。3.旧指儿童死者合葬处。[school] 学校的旧称
小学堂:清末采用欧美方式设立的初级学校。初称小学堂﹐后改称小学校﹐犹今之小学。
学务:教育事务。
学区:1.学术领域。2.根据中﹑小学分布情况所划分的管理区,目的是便于学生上学和对学校的业务领导。
学博:唐制,府郡置经学博士各一人,掌以五经教授学生。后泛称学官为学博。
学历:个人求学的经历,包括曾在某种等级与类型的学校肄业或毕业,或获得某种学位或证书。[record of formal schooling;educational background] 求学的经历,指曾在哪些学校肄业或毕业
学友:指同学。
学取:学得;学着。
学古:学习研究古代典籍。
学台:清代学政的俗称。
学名:①科学上的专门名称。如砒霜的学名叫“三氧化二砷”。②旧式取名方式。入学时使用的正式名字。(1) [scientific name]∶科学上采用的专业名称“锈”的学名为“氧化铁”(2) [one’s formal name used at school]∶小孩入学时用的正式名字
学员:一般指在高等学校﹑中等学校﹑小学以外的学校或训练班等学习的人。[student;student of a college or training school] 在高校、中小学以外的学校、培训班学习的人
学嘴:犹学舌。
学嚬:1.效颦。谓胡乱模仿,弄巧成拙。2.指美女蹙眉。
学园:学校。
学囿:指学术领域。
学圃:学种蔬菜。语出《论语.子路》:“〔樊迟〕请学为圃,子曰:‘吾不如老圃。’”朱熹集注:“种蔬菜曰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