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兵:情况危急时来援助的军队:搬~。救兵
援军:1.救兵;增援的军队。2.指借以摆脱困境的人或事。[reinforcements] 救兵;增援的部队
神策军:1.亦称“神策”。2.唐禁军名之一。天宝中陇右节度使哥舒翰破吐蕃时令军史成如璆建神策军于临洮西。安禄山乱起,临洮陷,如璆令其将卫伯玉领兵屯陕州,复号神策军。代宗﹑德宗时继由宦官统领,并归禁中定制,分左右厢,衣粮优厚,势居诸禁军上。唐亡始废。参阅《文献通考.职官十二》。3.用以美称官兵。
轻军:1.人数不多﹑轻装疾行的部队。2.谓轻忽军法。
官军:旧称政府的军队。[goverment army] 旧时国家的正式军队天阴黑,自张柴村以东道路皆官军所未尝行。——《资治通鉴.唐纪》
质子军:元代军队名。为了防止藩属及将领的叛变,而召其子弟组编成军,以便挟制。
辅援:辅佐援助。
贲军之将:贲:覆败。打了败仗的将领。
贲军:败军。贲,通“偾”。
贴军户:元明兵制。元初,发民为兵,令贫富相兼应役,有正军户和贴军户,正军户合二三而出一人,贴军户贴出钱以津贴正军户。明时,贴军户则成为候补军户,正军死,贴户丁补。
贻误军机:贻:贻害。耽误了作战大事。
资援:资助,支援。
牵援:犹牵引。拉,拉住。
大将军:武官名。始置于战国,至汉初皆为将军之最高称号,权位甚重。三国至南北朝,执政大臣也多兼大将军官号。隋唐时为统禁军之将领。唐至元,为武散官首阶。明清时于战时置,战毕而罢。[title of military officer in ancient china]武官名。始于战国,汉代以后历代沿置,为将军的最高或较高的称号大将军仁慈不肯发令。——《广州军务记》
犒军:犒劳军队。
犒赏三军:犒:以财物或食物慰劳、鼓励。三军:春秋时称中军、左军、右宫为三军;后统称军队。现指陆、海、空三军。指奖赏、慰劳军队将士。
小李将军:1.指唐山水画家右武卫大将军李思训之子昭道。2.指李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