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交出(款项、代价等):~现款 ㄧ~辛勤的劳动。付出
支出:1.支付,付出去。亦指支付的款项。支出
支拨:1.调拨;调遣。支拨
支付手段:货币的职能之一。货币用来清偿欠款时作为延期支付手段的职能。多为赊帐买卖而引起,逐步扩大到支付工资、利息、租税等。
支付:付出,付给。多指付款。[pay] 付出款项给机械师支付高薪
1, 父亲是一个银行,发行知识,支付爱。
2, 每一日你所支付的价钱都比前一日高,因为你的生命又消短了一天,以是每一日你都要更积极。即日太宝贵,不应该为酸苦的担心和辛涩的痛恨所销蚀,抬起下巴,抓住即日,它不再返来。
3, 看一下老板是不是善于管理他的员工,从他给员工支付的报酬毫无疑问地可以做出判断。
4, 在生活的仓库里,我们不应该只是个无穷尽的支付者。
5, 他为那块画板支付了20元人民币。
6, 你觉得你为正义支付了代价,你觉得痛苦,因为你所遵从的正义并不是你自己心里真正想要的东西。你遵从的是别人教给你的“大义”,而不是你自己的心。
7, 譬如,在美国,给银行的超额存款储备金支付更高的利息听起来就像是助纣为虐。
8, 中国的电子商务系统、支付系统基础比较薄弱,整体比美国落后很多。中国互联网的发展特征就是巨大的信息量和微小的现金流,我们的互联网就是娱乐、就是好玩,这个特征搞得我们做互联网的人也必须要玩、要闹;我要是在美国做互联网,绝对不会这么做。
9, 尽管事先已贴出安民告示,尽管是一个已支付了对价、多方约定俗成的东西,但每每股市下跌,总被人们像祥林嫂那般拿出来说事。
10, 随着网上支付手段使用人数的增加,网上支付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也暴露无遗,而且随着使用范围的推广和黑客等技术的发展,也对网上支付系统的关键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1, 真正理解养育你的那种文化的特征与复杂性,是非常困难的,更不用提形形色色的其他文化了。无论如何,我们的大部分股东都用美元来支付账单。
12, 如果让人去买生气,买牢骚发,买忧愁,买精神负担,准没有一个人肯付钱。可现实生活中,人们支付大段大段比黄金还宝贵的时间,用来生气、发牢骚,用来忧虑、背思想包袱的例子却比比皆是。
13, 真正的天才为后代所绘制的草案,虽然常常不如他们所应该得到的那么快受到尊敬,最终也一定会加上复利支付。
14, 少年时的放纵无度是暮年的汇票,大概在三十岁当前便会加上本钱的支付。
15, 每个职业运动员都欠球迷和管理方一份情,30他每次比赛都要支付一笔分期付款。他决不应忘了付款。
16, 因此,从咱们社会形态根除这一天生缺陷不可能一挥而就,需要支付出格的努力。
17, “元旦”宝贝已下架,拥有元旦独特的幸福布料,愉快花色,团圆款式的商品正在热销,亲只需用时光支付宝,消费您所有烦恼便可购得,温馨免邮,请笑纳。
18, 据今天公布的白金汉宫帐户显示,英国女王的公共储备基金到2012年将告罄;这让各方预期,王室将要求英国政府增加用来支付王室日常开支的王室费。
19, 其思想使得超市在生鲜食品的经营过程中,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对食品质量、顾客需求、支付意愿、库存剩余做出迅速、准确地反应,因时制宜地制定出生鲜食品的价格。
20, 比起雇佣教授而言,让一个研究生去从事教学和实验要廉价得多,一个课程给五千美元就够了,而且不需要支付福利开支。给研究生的薪酬补贴和杂七杂八的开销加在一起也是微乎其微。
属付:嘱咐。叮嘱;吩咐。
质付:谓以抵押的方式付给。
贺跋支:契丹语。守门的隶役。
赔付:仙赔偿支付:保险公司赔付金额二百万元。
特支:宋代朝廷颁给军人的特别赏赐。
现金支票:“转帐支票”的对称。存款人用以向开户银行提取现金或交收款人自行向银行领取现金的票据。支票的一种。按照我国银行结算办法和现金管理规定,企事业、机关、团体等单位,只能在允许使用现金的范围内使用现金支票。
小支:即胡﹐戈戟之刃曲而下垂的部分。
转帐支票:“现金支票”的对称。存款人用以通过银行划转帐款的票据。支票的一种。按照中国银行结算办法,同城各单位之间因商品交易、劳务供应或资金划转等业务,均可采用转帐支票结算方式。
祝付:嘱咐。祝,用同“嘱”。
觑付:照管。
责付:1.谓依法将可免关押的罪犯,交付亲属或其他适当的人,责令随传随到。2.责成交付。
过付:双方交易,由中人经手交付钱或货物。[pay through an intermediary in a business deal] 由中人经手交付双方交易的钱或货物
独力难支:独:单独。指个人力量单薄不能维持全局。
过支:超过应支取之数。
独木难支:一根木头支不住高大的房子。比喻一个人的力量单薄,维持不住全局。[one log cannot prop up a tottering building;(fig) one person alone cannot cave the situation] 一根木头支持不住大厦,比喻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支撑全局独木难支大厦倾。——明. 赵弼《蜀三忠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