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近义词](https://www.koomao.com/d/file/2021/09/85827f276c1c5be6fd660e73632e4286.jpg)
三足鼎立的近义词
鼎足之势:比喻三方面并立的局面。鼎足之势
三分鼎足:鼎:古代炊具,三足两耳。比喻三方分立,互相抗衡。三分鼎足
三足鼎立的意思
三足鼎立:词典解释:象鼎的三只脚一样,各立一方。比喻三方面对立的局势。
三足鼎立相关成语
- 一举三反指善于推理,能由此及彼。
- 一代鼎臣一个时代中大家所景仰的大臣。同“一代宗臣”。
- 一倡三叹指一人歌唱,三人相和。后多用以形容音乐、诗文优美,富有余味,令人赞赏不己。倡,亦作“唱”。
- 一口三舌比喻唠叨、话多。
- 一唱三叹一个人领头唱,三个人和着唱。原指音乐和歌唱简单而质朴。后转用来形容诗婉转而含义深刻。
- 一国三公公:古代诸侯国君的通称。一个国家有三个主持政事的人。比喻事权不统一,使人不知道听谁的话好。
- 一夔已足夔:古贤臣名,为舜时的典乐官。夔一人已足制乐。指只要是真正的人才,有一个就足够了。
- 一岁三迁比喻官职升得极快。
- 一手一足一个人的手足。指单薄的力量。
- 一日三复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 一日三岁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 一日三月形容对人思念殷切。
- 一日三省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
- 一日三秋三秋:三个季度。意思是一天不见面,就象过了三个季度。比喻分别时间虽短,却觉得很长。形容思念殷切。
- 一日三覆指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 一时三刻指很短的时间。
- 一板三眼板、眼:戏曲音乐的节拍。比喻言语、行动有条理或合规矩。有时也比喻做事死板,不懂得灵活掌握。
- 一步三摇指人走路摇晃或者悠闲自得的样子
- 一波三折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 一献三售指人臣过蒙宠幸。同“一献三酬”。
- 一献三酬指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 一言九鼎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力量大,能起很大作用。
- 一隅三反从一件事物的情况、道理类推而知道许多事物的情况、道理。
- 企足矫首企足:踮起脚后跟;矫:通“翘”,举起。踮起脚跟抬起头。比喻殷切地盼望
- 企足而待抬起脚后跟等着。比喻盼望在不久的将来实现
- 传三过四传闲话,说是非
- 低三下四形容态度卑贱低下也指工作性质卑贱低下。
- 何足为奇有什么值得奇怪的呢?表示不值得奇怪。
- 何足介意指没有必要放在心上。
- 何足挂齿足:值得;挂齿:提及,谈及。哪里值得挂在嘴上。不值一提的意思。
三足鼎立相关词语
败足:伤脚。
学然后知不足: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而后知不足:只有经过学习,才会发现自己的不足。
屡次三番:许多次。形容反复多次。[oftentimes;over and over again] 形容次数很多我屡次三番提醒他要谨慎
神足:1.神足通。佛教六通之一。指游涉往来非常自在的神通力量。2.犹高足。3.神灵般的脚步。形容行走快速。
神足月:1.亦称“神变月”。2.正﹑五﹑九三长斋月之异名。佛教语。谓每年正﹑五﹑九三月诸天神以神足巡行四天下,视察善恶,故名。在此三月中每月初一至十五日持每日不过中食之戒。
官无三日紧:官府办案先紧后松,不久持久。
履立:犹操守。
履足差肩:足与足,肩与肩相接近,形容极亲近。
神鼎:1.鼎的美称。上古帝王建立王朝时必铸新鼎作为立国的重器。《史记.封禅书》:“闻昔泰帝兴神鼎一,一者壹统,天地万物所系终也。”汉焦赣《易林.渐之临》:“禹作神鼎,伯益衔指。斧斤既折,撞立独倚。”宋罗泌《路史.后纪一.太昊》:“﹝太昊﹞爰兴神鼎,制郊禅。”后世因以“神鼎”喻指皇位。2.指道教炼丹药的鼎器。
官立:官府所设立;公立。
渊亭山立:比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同“渊渟岳峙”。
渊停山立:喻人品德如渊水深沉,如高山耸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