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件:1.邮递或带交的函件。多指书信。信件
尺牍:①古代书写用的一尺长的木简:谁谓情可书,尽言非尺尺牍
信札:1.书信,信件。信札
书信:1.指传送书札的使者。书指函札,信指使人。 2书信
竹简:古时书写用的竹片:出土文物中有大量竹简。竹简
书牍:文体名。信函简牍之类的通称。书古指信函,牍是古代书牍
书札:书信:客从远方来,遗我一书札。书札
书简:书信:作家书简。书简
书柬图章:词典解释:旧时用于银钱往来或重要文书的印鉴,称“书柬图章”。
1.收集全的,这属于比较珍贵的全套印章,因为旧时的商号印章的制作规则是一套,分为抬头章,主要是财神像;压数章,也叫压缝章;压角章和书柬信函章。
2.说着递上了一张书柬,介休和尚伸手接过,展开之后,发现竟然是一张清单,上面林林总总罗列了各色东西,价值不菲。
3.不仅带来了红袖夫人亲笔写下的书柬,而且还有学生贾诩的一句话。
4.准备好服饰,仪式中最重要的两项书柬内容,都是王子木亲自撰写的。
5.白玉帐寒夜静。帘幙月明微冷。两地看冰盘。路漫漫。恼杀天边飞雁。不寄慰愁书柬。谁料是归程。沈宛
6.那时,林惜月被刘翔自劫持,被他救了回来,有惊无险,但是南貂国主却心急如焚,接连发了五道书柬催促她回国。
7.在古代,柬与简通用,是信件、名片、帖子之类的统称,如请柬、贺柬、书柬等。
8.到了卫守仁卫守义兄弟时,家道变殷实,与洛阳知县魏襄素有往来,书信中魏襄误将卫写为魏,后来户书造册、书柬往来均书以“魏”字。
9.叶忠拿着一张书柬,递给了叶天翰。
10.侍从听令从怀中取出镶金边的暗黄书柬交给月玄一旁的玄宫,然后李靖继续道,“这是陛下命本将交给上仙的。
11.书简—书柬踏实—塌实死心塌地—死心踏地。
12.天武殿中传来一阵气流切割的刺耳声音,萧玄只觉眼前一闪,一封轻飘飘的书柬已经落在手上,想到刚才此书柬飞入手中的呼啸劲气不禁心生骇然。
13.而那时,太傅苏如慕已经悄然搬出了皇宫,回到了自己的府邸,并且留下了一封书柬。
14.百里寂夜抬了下眼,没多说话,将写好的书柬放入信封,递出给盛春,“如果在署国遇到署国的阻挠,不得已可以用上。
沈尚书:1.沈约历仕南朝宋﹑齐﹑梁三代,梁武帝时,官至尚书令,故称。2.鹤的别名。
属书:著作;纂辑。
官书:①旧时由官方编修或刊行的书。②〈书〉指文书;公文。
官书局:①清同治、光绪年间各地官府所设的出版机构。有金陵官书局(江南书局)、浙江官书局等十多家。②清末官办翻译出版机构。1895年清政府把维新派强学会的强学书局改组为官书局,译刻各国政法、商务、工程等书籍。1898年并入京师大学堂。
琅书:1.道家的书。2.指史册。
理书:1.处理文书。2.温书。
官样文书:指堂皇典雅的应试文字。袭用固定格式而内容空虚的文章。
尚书:①亦称《书》。儒家经典之一。为中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书中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相传由孔子编选而成,事实上其中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②官名。始于战国,掌管文书。汉武帝时地位逐渐重要。东汉正式成为协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唐代中央首要机关分为尚书、中书、门下三省,尚书省执行政令。宋以后三省分立之制渐成空谈,行政全归尚书省。明代以后以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尚书分掌政务,六部尚书相当于国务大臣。
尚书履:《汉书.郑崇传》:“哀帝擢为尚书仆射﹐数求见谏争﹐上初纳用之。每见曳革履﹐上笑曰:‘我识郑尚书履声。’”后以“尚书履”指尚书的官职。
尚书省:官署名。东汉设置﹐称尚书台﹐或称中台。南北朝时始称尚书省﹐下分各曹﹐为中央执行政务的总机构。唐代曾改称文昌台﹑都台﹑中台﹐旋复旧称。尚书省与中书省﹑门下省合称三省。长官为尚书令﹐其副职为左右仆射。元代尚书省时置时废;明代各部均直接对君主负责﹐遂不设尚书省;清制同。
尚书郎:官名。东汉之制﹐取孝廉中之有才能者入尚书台﹐在皇帝左右处理政务﹐初入台称守尚书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魏晋以后尚书各曹有侍郎﹑郎中等官﹐综理职务﹐通称为尚书郎。
祷书:祷祝之文。
琼书:1.美称出家人的诗文。2.指佛经﹑道书。
载书:盟书,会盟时所订的誓约文件。
沙书:一种技艺表演。其法,用手撮细沙或石粉挥洒成字。能表现出一定的风格﹑工力者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