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教:1.犹请教。讨教
求教:1.请求指教。求教
叨教:受到对方指教表示谢意时用的客套语。叨教
请示:1.请求指示。请示
请问:1.敬辞。用于请求对方解答问题。 2.犹试问。请问
请教:1.指边远之地的人请求接受教化﹐愿意臣服﹑归化。2.请求指教﹔请求告诉。[ask for advice;ask sb's opinion;learn from] 请求指教我想请教您一件事他向医生请教病因
学前教育:指对学龄前儿童进行的教育。
学校教育:在学校中实施的教育。特点是有固定的场所、专门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有一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学内容。按水平可分为初等学校教育、中等学校教育、高等学校教育,按性质可分为普通学校教育、专业学校教育。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缺点;教学以后,才知道自己的知识贫乏。
属请:请托。
屡教不改:多次教育,仍不改正。[refuse to mend one's errors despite of repeated admonition] 屡次教育,仍不改正。也说“累教不改”
神道教:简称“神道”。日本的民族宗教。起源于原始宗教,后吸收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崇拜多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教派众多,大致可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大系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祠官”、“祠掌”等。
神道设教:神道:本指天教,即神明之理,后指关于鬼神祸福之说。利用鬼神迷信作为教育手段。
质请:根据实际情况。请,通“情”。
孺子可教:孺子:小孩子。指年轻人可培养。[the young man is worthy to be taught] 喻指年轻人有培养前途良殊大惊,随目之,父去里所,复还曰:“孺子可教矣!”——《史记.留侯世家》
琐罗亚斯德教:旧译“祆教”、“拜火教”、“波斯教”等。波斯(今伊朗)古代的主要宗教。公元前6世纪由琐罗亚斯德创立。主要经典为《波斯古经》。主张善恶二元论。要求人们从善避恶,弃暗投明。礼拜圣火为主要宗教仪式。公元7世纪后渐衰。今在伊朗、印度、巴基斯坦尚有少量信徒。公元6世纪南北朝时传入中国,隋唐时曾在东西两京(洛阳、长安)建立祆祠,但信奉者多为外国人。
恭请:恭敬地邀请。[respectfully invite] 敬请恭请王先生赴宴
祷请:祈求神佛等。
渐教:1.佛教语。佛教各派对其教主释迦牟尼一生所说的教法,有不同的判教说,在我国如天台﹑法相﹑华严诸宗各异。一般以渐教和顿教判摄释迦一代的教法。所谓“渐”,指说法的由浅入深阶梯。由渐到顿,即由小乘到大乘。2.佛教语。指主张须经长期修习,才能把握佛教真理,即倡“渐悟”的教派。与主张“顿悟”的顿教相对。禅宗在诸派中属顿派;禅宗内部,北宗神秀侧重渐修,南宗慧能则提倡顿悟。
购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