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猫写作 > 写作素材 > 近义词
栏目

分道扬镳的近义词

发布时间:2021-11-24 12:44:16 热度:59

分道扬镳的近义词

分道扬镳的近义词

各奔前程:奔:投向,奔往;前程:前途。各走各的路。比喻各人各奔前程

南辕北辙:想往南而车子却向北行。比喻行动和目的正好相反。南辕北辙

背道而驰:背:背向;道:道路;驰:奔跑。朝相反的方向跑去。背道而驰

各走各路:

分道扬镳的意思

《分道扬镳的近义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道扬镳相关成语

  • 一分一厘分、厘:金钱单位,1元=10角,1角=10分,1=10厘。形容很少的数量
  • 一分一毫形容很少的数量。
  • 一分为二哲学用语,指事物作为矛盾的统一体,都包含着相互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通常指全面看待人或事物,看到积极方面,也看到消极方面。
  • 一反其道一:整个,完全;反:相反;其:他的;道:轨道。完全与以前的轨道相反。
  • 一语道破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 任重道悠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 任重道远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 优贤扬历指敬重贤才,表扬其事迹。亦作“优贤飏历”。
  • 会道能说形容很会讲话。同“能说会道”。
  • 传道受业受:通“授”。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 传道授业传授道理,教授学业
  • 传道穷经传:传授;道:孔孟之道;穷:尽;经:儒家经典。传授道理,穷尽经典
  • 伯道无儿伯道:邓伯道。旧时对他人无子的叹息。
  • 何足道哉足:值得。哪里值得谈起呢?表示不值一提,带有轻蔑之意。
  • 余光分人比喻顺便帮助别人不必有任何花费。
  • 作舍道旁比喻众说纷纭,事情难成。
  • 作舍道边在路旁筑室,和过路人商量。比喻各有各的说法,事情没法做成功。
  • 倍道兼行倍、兼:加倍;道:指行程。每天加倍行进,一天走两天的路程。形容加速急行。
  • 倍道兼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行进。
  • 倍道而行加快速度,一天走两天的行程。
  • 倍道而进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假眉三道方言。装模作样。
  • 假道灭虢假:借;道:道路;虢:春秋时诸侯国,在今山西平陆及河南三门峡一带。泛指用借路的名义而灭亡这个国家。
  • 光明大道比喻美好光明的前途
  • 入木三分相传王羲之在木板上写字,木工刻时,发现字迹透入木板三分深。形容书法极有笔力。现多比喻分析问题很深刻。
  • 公公道道不偏不倚的、公平合理的事情
  • 公私分明公家的与私人的界限十分清楚
  •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 公道大明公道:公正的原则或道理。公正的道理得到显扬,正义得到伸张
  • 六道轮回佛教语,六道:天道、人道、阿修罗道、畜生道、饿鬼道和地狱道。指众生轮回的六大去处,即在这六道中轮回生死。

分道扬镳相关词语

败道:1.失败之道。2.放弃修道。

学分:高等学校计算课业时间的单位。通常以一学期中每周上课一小时为一学分。学习修够学分方能毕业。

学分制:高等学校的教学管理制度。用学分作为计算学生学习分量的单位,学生读满一定数量的学分,方能毕业。一般以每一学期的每周授课时数、实验和实习时数以及课外指定自习时数为学分的计算依据,根据各门课程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学分,并规定各种专业课程的不同的学分总数,作为学生毕业的总学分。

神眉鬼道:形容花样多,有些神秘莫测。

宗道:宗法的原则。

官塘大道:见“官塘大路”。

质分:1.资质天分。2.物质成分。

神谋魔道:犹神差鬼使。好像有鬼神在支使着一样,不自觉地做了原先没想到要做的事。

学道:1.学习道艺,即学习儒家学说,如仁义礼乐之类。2.学习道行。指学仙或学佛。3.即学政。

轻扬:1.轻浮不正。2.轻轻飘扬。3.扬扬自得貌。

清跸传道:清跸:帝王出行时开路清道,禁止通行。指帝王或大官出巡时护卫传呼清道,禁止行人通过。

神道:1.神明之道。谓鬼神赐福降灾神妙莫测之道。2.犹神术。3.神祇;神灵。4.墓道。谓神行之道。5.俗语。谓了不起,有本领;精神强悍。(1) [legend of ghosts]∶民间指鬼神祸福的迷信说法(2) [gods] [口]∶指神灵(3) [tomb passage;path leading to a tomb]∶又称“墓道”(4) [one's manner isn't normal] 〈方〉∶形容言谈举止不太正常这个人有点儿神道,托他办事大概靠不住

神道教:简称“神道”。日本的民族宗教。起源于原始宗教,后吸收中国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和佛教的某些教义,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宗教体系。崇拜多神,特别崇拜作为太阳神的皇祖神天照大神。教派众多,大致可分为神社神道、教派神道、民俗神道三大系统。祭祀的地方称“神社”、或“神宫”,神职人员称“祠官”、“祠掌”等。

神道碑:1.旧时立于墓道前记载死者生平事迹的石碑。以汉杨宸所题《太尉杨公神道碑铭》为最早。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吉凶典制.神道碑》载,秦汉以来,死有功业,生有德政者皆可立碑。晋宋之世,始盛行天子及诸侯立神道碑。2.指墓碑上记载死者事迹的文字,为文体的一种。

神道碣:谓立在墓前刻有死者事迹的碑石。

酷猫分类查询入口

一键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