怜悯:对遭遇不幸的人表示同情:~之心ㄧ我不需要别人的~怜悯
同情:对他人的不幸遭遇或处境在情感上发生共鸣,并给予道同情
怵惕恻隐:怵惕:惊恐害怕。形容人既担惊受怕,又同情怜悯。
恻隐:怜悯:恻隐之心。[compassion;pity] 见人遭遇不幸而心有所不忍。即同情恻隐之心,人皆有之。——《孟子.告子上》
恻隐之心:恻隐:对别人的不幸表示同情。形容对人寄予同情。
1.雷鸣这一掌要真拍上,常舌不死也得脑震荡,可雷鸣一闪念动了恻隐之心,心说既然胜负已分,宁治人以服,不治人以死,于是掌心停在常舌脑瓜顶上没拍出去。
2.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3.那代表心地善良, 他瞧着斯努皮的时候,左右为难,既有恻隐之心,又得从实际出发。
4.儒家说了,恻隐之心为仁,羞恶之心为义,辞让之心为礼,是非之心为智,不疑之心为信。
5.许多所谓慈善家的行为,只不过为了沽名钓誉,而不是动了恻隐之心。
6.也许他正想着那样一个快乐的家庭应当是肯待客的吧,他在眼前的那片福地上也许找得着一点恻隐之心吧。
7.孟子的“恻隐之心”在含义、性质、行为等方面与康德的“敬重”情感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8.你还告诉我这位法官对你深表同情,大发恻隐之心?
9.诸葛亮遂大动恻隐之心,一一为顽童捏了一双耳朵,顽童们道谢后,在椒林中须臾不见。
10.她是一位非常厚道的女人,充满恻隐之心。
11.惊见到儿子极力阻拦,张子墨的神棍老爸也多少动了恻隐之心,于是用命令的口吻对张子墨说:“除去她后接的头发!”。
12.比起无视于其它生命的苦难,拥有恻隐之心会让你活得更满足。
13.瞧那可怜的模样,还真让人有恻隐之心。
14.譬如元帅督兵到此,并无片纸只字,布诚开导,安抚招降,直把这云中岸当作异域之地,把这云中岸的大众视为化外之人,任意屠戮,以博封赏,略无恻隐之心。
15.那个汉子没有恻隐之心。
16.有没有心存感激、知恩图报的时候?有没有恻隐之心,想为“有需要的人”做一点事?
17.钦差大人,老夫虽体弱无力,但也愿率十几个衙卒赴开封勤王,老夫年老体衰也能备晨炊啊!满江红生恻隐之心:罢了,罢了。
18.丽莎是一位非常厚道的女人,充满恻隐之心。
19.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20.儒家孟子认为人天生有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轸恻:怜惜关心。
神隐:谓神幻幽妙,不易窥测。
沈隐:1.亦作“沉隐”。2.隐晦不明显。3.深沉。4.幽深。
琴隐:古琴上的装饰。
祸起隐微:灾难祸患产生于隐蔽细微的地方。
禄隐:犹朝隐。谓在官食禄不勤政事,清高而自隐。[concealed in officials' salary] 隐于官禄之中君子谓之不恭。古者高饿显,不禄隐。——《法言.渊骞》
费隐:谓政治主张不同则隐居不仕。语本《礼记.中庸》:“君子之道,费而隐。”郑玄注:“言可隐之节也。费犹佹也,道不费则仕。”孔颖达疏:“言君子之人,遭值乱世,道德违费,则隐而不仕;若道之不费,则当仕也。”
赐隐:赐予隐居之地。
赜探隐索:指探索事物的奥妙。
赜隐:深奥幽隐。
寻阳三隐:指周续之﹑刘遗民﹑陶潜三人。
寻隐者不遇:诗篇名。唐代贾岛作。全文为:“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笔法简练,语言含蓄,隐者在诗中虽未出现,但其仙风道骨已经可知。是以虚写实的佳作。
复隐:谓相互包蕴隐含。
四隐:1.旧指交友﹑故旧﹑邑里﹑门郭四种关系的人,此四者相互隐恶扬善,故称四隐。《吕氏春秋.论人》:“论人者,又必以六戚﹑四隐。何谓六戚?父﹑母﹑兄﹑弟﹑妻﹑子;何谓四隐?交友﹑故旧﹑邑里﹑门郭。”高诱注:“四隐,相隐而扬长蔽短也。”一说指赖以凭依的四者。陈奇猷校释:“交友﹑故旧﹑邑里﹑门郭皆借以依凭者,故谓之‘四隐’。高注不洽。”按,依陈说,隐则读yìn。2.指渔父﹑季主﹑楚老﹑孙登四位隐士。
遮隐:掩盖;隐藏。